20170805传习录心得16答陆原静书1

“元神、元气、元精,各自一定有隐藏寄生之处。又有所谓的真阴之精,真阳之气……”。良知唯有一个,就是“心”,亦即“天理”。就它的妙用而言为神,就它的流行而言为气,就它的凝聚而言为精。能否从形象、方位、场所上求得良知呢?真阴之精,亦即真阳之气的母体。真阳之气,亦即真阴之精的父体。阴生于阳,阳生于阴,阴阳不可分割为二。

就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来说的。太极的生生之理,既妙用不息而又常体不易。太极的生生,也就是阴阳的生生。在生生之中,指其妙用不息的方面叫动,这是阳的产生,并不是说在动之后才产生阳;在生生之中,指其常体不变的方面叫静,这是阴的产生,并不是说在静之后才产生阴。若真是静之后产生阴,动之后产生阳,那么,阴阳动静又迥然不同,各为一物了。阴阳是一个气,因气的屈伸而产生阴阳。动静同指一个理,因理的潜伏与显现而产生动静。春夏可以说是阳、是动,但未尝没有阴和静;秋冬可以说是阴、是静,但未尝没有阳和动。春夏这样生生不息,秋冬也这样生生不息,却同时可称为阳,都同时可称为动。春夏有这不变的常体,秋冬也有这不变的常体,都同时可称为阴,都同时可称为静。从无、会、运、世、岁、月、日、时至刻、分、秒、忽、微,无不如此。

“动、静”是历代名家学者的共同课题。儒家学者中也各持己见。朱熹认为,无动无静的是太极,太极是万事万物的根源;然而,一切事物的动静,生灭又都是太极作用的结果。他还认为,“动静无端,阴阳无始”,“那动以前又是静,静以前又是动”,“一动一静循环无端”,犹如白昼与黑夜;动与静是互相联系的,彼此不能孤立。“无静不成动,无动不成静”;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动静与阴阳不可分;太极是本然之妙(自然之理),动静是所乘之机(理乘气而行)。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如果需要原文档(因文体限制,部分表格无法呈现)请联系QQ1769090563 本文由中医仲景协会整理收集 《内经选...
    陶墨阅读 35,002评论 0 33
  • 在学习心学的时候,我们常常会遇到很多的概念,我们应该如何理解这些概念呢?陆原静也遇到了这样的问题,王阳明老师是怎样...
    无住居士阅读 9,074评论 1 13
  • 有人喜欢协议,有人喜欢Block,但是根据需求要嵌套Block,即Block里面有Block.我百度了好想没有我想...
    健尐阅读 3,064评论 0 0
  • 晨曦和晚霞 相隔的不是一个白天的距离 而是一个晚上的念想 我和你 距离的不是数千公里的距离 而是数不尽的思念 我爱...
    薇朵儿阅读 2,948评论 1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