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队伍这次暑期社会实践的选题是对安徽省全国文明城市的调研,我的家乡滁州市正是2020年入选的全国文明城市之一,我想这次调研这也正是一个了解家乡变化的好机会。由于暑期突发的疫情原因,为了自身也为了市民的安全考虑,我主要采取了线上调研的方式,并在疫情消退,确保安全的情况下进行了走街串巷的线下实地调研。
此次实践调研,让我深感滁州在建设全国文明城市时的变化之大。
首先最明显的就是街道的干净整洁度大大提升,滁州政府对环境进行了有效的管理,将滁州的环卫工作都换成了北京环卫,环卫工作按区分配,一人负责一地,环卫工具也进行了更新提升,这也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是助推滁州环境文明程度的一大步。
其次,驾驶人的文明行为也有效改善了,礼让行人在滁州做到了很好的施行,司机们在斑马线前自觉降速让行,不抢行,这十分有利于交通安全。此外,对我来说,还有一些明显的关于基础设施的改善,比如公厕环境的改进和数量增加,还有菜场设施的提升,这都是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有效提升的市民的幸福程度和满意度。
明亮整洁的南湖菜场
路边停车问题也得到了改善,在建设文明城市之前,自行车,电动车乱停乱放,不仅妨碍通行,影响安全,而且影响市容市貌,现在对停车问题进行了专项整治,划定了停车区域,作为滁州市民,大大受益其中,出门在外,再也不会有停车难,提车难,通行难的问题了,道路也十分整洁有序,令人心情舒畅。
为了进一步了解滁州文明城市创建对市民生活的影响,我与多名滁州市民进行了线上视频采访的方式进行了调研。
进行线上视频采访
其中住在滁州市紫薇小区的市民对于文明城市建设感受最深的是对于老旧小区的改造,紫薇小区作为老小区,在改造政策下,进行了大翻新,生活环境改善,安全程度增加,便利条件提升。在对小区基础设施改善的同时,滁州市也做到了对市民素质文化的培养。在宣传公告栏内,宣传积极向上的道德模范,传扬“好人文化”,各类居民公约时刻提醒居民规范自身行为举止,做文明的滁州人。
在采访中,他们也表达了对滁州继续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建议和期待。
他们普遍认识到,创建文明城市是一个持续的任务,不是一项一劳永逸的工作,需要政府和人民时时注意,时时投入的项目,也不只是是政府阶层的工作,应该是全体滁州人民上下联动的合作项目。
在这次调研过程中,我切实体会到了滁州文明建设带来的变化与便利。我在享受着文明建设成果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思考。文明城市创建对于滁州来说不再是一个三年备考的任务,而将是一个今后一直保持的状态。而一个城市要保证文明成果的常态化建设,最根本的还是人民的文明程度,我认为滁州的文明建设离不开人民文化素养的提升,在接下来的建设中需要重点对待。
以上就是我对此次社会实践的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