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恰当的说话?

《蔡康永的说话之道》这本书乍一听名字,好像十分功利的样子,因此我一直没看。直到最近在某app上听了这本书的精要内容,才发现:它真的是一本很功利的书。

至于为何说它功利,是这样的:

1、说话就是表达、推销自己。

谈到“他人的评价”,总会有种叫做“做自己婊”(乔克自创)的生物跳出来大吼道:“我只想做自己,我不在意他人对我的观点!”

这让我想到最近刚播的“奇葩大会”中刘梓晨想要澄清自己并打出这样的标语:我就是不一样的烟火,管你们说啥。高晓松回应道:既然管你们说啥,还澄清什么呢?

2、说的一手好话可以让你成为受欢迎的人。

人一旦能和他人相处融洽,紧接着就会有情商高、人际关系好、等美誉附身。

我想象着上述“好处”直流口水,太棒了啊!

因此,我认为蔡康永的这本教你如何说话的书,其功利程度仅次于《教你如何理财》、《教你如何赚钱》之类的书。

本来这么功利的书我是不看的,“书影周刊”可是要坚持走文艺路线的公众号,但我最近的生活因为说话而遇到很多的困扰:因说话不当和同事闹矛盾。

当我发现我不止是和一位同事关系相处不好,和几个同事也老闹矛盾,所以,问题一定是出在我身上。

在某app上听完这本书的精要版,我把《蔡康永的说话之道》分为说话的三种应用:

第一种:如何用说话打动人。

给自己的话加一点料,或者是留悬念,或者是丰富信息,或者寻找大家最容易共鸣的没事之类的话题,都能给沟通之门加一个门把手。

比如他人问你哪年出生的,你可以说我出生那年迈克尔·杰克逊出了新专辑《beat it》,然后再说一串数字,这样能加深他人对你的印象。

第二种:如何靠说话避免尴尬。

想避免尴尬,可以用“试水温”这样的说话方式,想化解尴尬,可以用“打太极”式的回应。人生的路不是非得向左或者向右,有时只是需要找到一个台阶。

第三种:如何通过说话实现彼此的理解。

掌握说话之道,需要通晓人情世故,尝试去了解别人如何看待事物,对比自己是怎么看待的,就能最大限度地理解彼此,使沟通变得容易,其核心在于你是不是有很强烈的同理心。

蔡康永指出的三种应用并附上极高的技巧,目标都是为了让你成为一个出色的会说话人。对于我而言,脑容量较小,那么多技巧装不下,但有两点极为关键,可以治疗我“不会说话”的方法论的观点,我记下了:

1、要把他人放在眼里。

把他人放在眼里由内而言便是:用心尊重对方;

由外而言便是:语气不能急促、不能表现出不耐烦的样子、讲话不能过快或者过于大声。

总之,也许你心里尊重对方,但是外在表现由于性子急的缘故,说话急了些,也会让对方感到:你怎么说话这么冲,我感到不爽。

2、少说话或者当一名倾听者

吃饭时和领导聊天,她已经两次说:“小于啊,你还是做去做销售好,这个可比我们这个赚钱多了!”我很希望领导是随口说的,但是仔细一箱她必定是觉得我日常讲话太多了。

在少说话这点上,我妈的教育让我觉得很受用:儿啊,你话一定不能多,话多了就不值钱了。

我妈的话虽然朴素,但异常有哲理。日常交流的时候,要是你不懂的要插上几句,别人聊的热乎你得强行插上几句,别人不想听你讲话你还是想讲几句,这样就显得话多,且惹人厌烦,会被挂上一个“废话很多”的恶名。

少说话不代表不说话,在讨论过程中,把握住大家的笑点讲几句笑话或者遇到自己熟悉的话题时讲一些干货,这样他人就能从你的言语中做出这样的评价:这是一个幽默且有内涵的人。

嗯,这样的评价是不是想想就开心!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脚步渴望着每一个远方 心依恋着的只有一个方向 漫天的星子黯淡无光 我只能调戏月亮 承诺是褪色的明信片 见不得永恒的...
    谢不同阅读 1,267评论 1 6
  • 今天在彩虹花和阅会的整本书共读讲述得是这本书,感觉自己深有体会,因为我觉得自己就是这样的一个妈妈。 ...
    外国语任荣阅读 2,778评论 0 0
  • 沐沐独坐在床头,两只胖胖的小手一揪一扯的把玩着黄色的软皮尺,那本来是爸爸打算用来给他测量身高用的,只是没把...
    莫休莫休阅读 3,899评论 3 3
  • 三十而立,在一个充满小孩尖叫,玩具铺满房间的空间里,学习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往往这个是也是知识磨合个职业瓶...
    转角一瞥阅读 1,83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