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从朋友圈看到茅卫东老师的推文,说是某校高二学生因争喝同学的方便面汤打架受处分。
这勾起我的回忆:我曾经喜欢备爸面碗里最后那两口面,因为觉得碗底佐料丰富,味道足。我儿子也喜欢:“妈妈,我能不能尝尝你的面好不好吃?”最初我没觉察:“你为什么老想吃我的呢?”还是我妈点醒了我:“你不也喜欢吃RM碗里的剩面条吗?”
互不嫌弃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曾经,谈恋爱的时候,一根雪糕,我吃这头,备爸吃那头。
90年代上大学时,冬天的晚自习后,4毛钱,买一碗火锅冒菜,两个同学守着吃,杨源吃粉,我吃土豆,最后还会每人喝一口汤。很满足。有时候买热拌黄凉粉,有时候是酸辣粉。
我着实记不得为什么不各自买一份。我和杨源都不差钱。
如今的中学生,在寝室里偷偷泡方便面,也是要大家分着吃的。分着喝汤,是稀疏平常的事情。这个年龄,身体上对食物的渴望,不是大人能理解的。未必是家里穷买不起,可能就是喜欢这种感觉。
上大学时,隔壁寝室的FY从广州带回来一包香港的方便面,送给我。我吃了一口就赞不绝口:“太筋道了!太好吃了!”然后就分给了全寝室。那可能是我吃过的最香的方便面。那是她哥哥到香港出差带回来送给她的,她又送了一袋给我。印象中2.5元一袋或者是2毛5一袋,记不得是什么牌子。
工作后去香港的时候,特意买了几个牌子的方便面,想找回当年那袋方便面的味道,却始终没找到。
是方便面真好吃,还是年轻的身体更能吃得出食物的美好,不得而知。
看到两个高二男生因争喝同学的方便面汤而打架,我首先想到的是:因为没给同学留一口,同学生气,能理解。因此打架,该接受教育。要说学生是因为饥饿才去争喝,得调查才知道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