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我们终将逝去的爱情

看《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有感。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部电影虽旧,但并未影响它诠释的青春情怀。人生的悲欢离合、纠缠瓜葛,都由这部短暂的电影为青春留下绚烂的缩影。一时无法理清,因为万般絮念萦绕心头。

曾经看过《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那部片的重点是沈佳宜,一部关乎初恋的青春故事,重点很突出,感情也很真挚,只是少了些共鸣。而《致青春》,让观众们的视野扩大了,于是,发生在青春的爱情,在众多的人物线当中,纠缠不清。如果说前者是一个初恋未果的爱情故事,那么后者就是一部初恋无果的爱情故事集。所以,这部片的名字,应该是《致我们终将逝去的爱情》,而青春,不过是这众多爱情故事发生的背景和舞台。

不知道为什么,很自然地会把这两部片对比起来了。《那些年》的基调清新而青涩,而《致青春》,则是明媚中暗藏忧伤。 不错,后者更显现实的残酷。致青春的编剧果断使用了广谱抗生素,把各种菌属的观众们一网打尽。

在现实当中,我们同样经历了片中各个人物的故事,所以我们有着强烈的共鸣。先是童话,那是每个人都有过的幻想,我们幻想着美好的生活,好人一生平安,坏人总是遭殃……然而,梦醒了,我们回归现实。大学,是年轻人们的另一个梦想,承接着梦幻般的童话。

不过,各种现实主义在大学的这个社会准舞台上初见端倪:唯利是图、嫉妒怨怒、爱慕虚荣、爱恨情仇、自以为是、自甘堕落、虚伪无耻……而大家都是年少轻狂,只要青春在手,就不怕输不起,于是,青春的光芒和友情的美善,掩盖了这一切。

毕业是一道分水岭,毕业前是万里晴空,毕业后是风云暗涌;大学时候的理想,毕业后都变成了梦想,只因青春挥霍得太疯狂,看看大家都经历了一些怎样的终将逝去的爱情:

郑薇-林静(1):

这是典型的青梅竹马,私定终身。然而,因为上一代的恩怨,这段青涩的初恋首次告吹。在陈孝正之前,郑薇一直深信这是她梦寐以求的爱情。

阮莞-赵世永(1):

异地恋很苦,加之男方父辈的反对和男方的懦弱,使得这段爱情长跑苍白无力。不管如何,阮莞的成熟与冷静,让他们的爱苟延残喘下来,然而,也因此,这种溺爱,让赵世永无法得到真正地成长起来。

在亲情与爱情发生冲突的局面,我们会选择哪一个?很多人只因妥协与逃避,宁可放弃爱情,为什么?也许因为,亲情是唯一的,而爱情,失去了还可以再寻。故而言之,爱情是微不足道的。既然如此,为什么那么多人还如此趋之若鹜?因为从未得到过的人,偏想得到,哪怕费尽九牛二虎;而得到以后,又害怕失去,一旦失去就企求再得到,以平衡心中的那份失落。

郑薇-陈孝正(1):

面对闷骚内敛的陈孝正,郑薇“不管前面是刀山火海还是万丈深渊”,也“将义无反顾,勇往直前”。是他,让她真正懂得了爱的真谛。是他,让她彻底抛弃了前情。

阮莞-赵世永(1)(2):

尽管赵世永意外出轨,阮莞还是“既往不咎,下不为例”;尽管已经分手,大婚在即,阮莞接到他的电话依然“心还在跳”,非要圆大学的那个梦,可惜最终,无论是演唱会还是赵世永,都成为了永恒的梦。

许开阳-郑薇:

许开阳在阮莞的梦幻之下,选择了真实的郑薇,然而他自恃是富家子弟,以为一切都是金钱可以解决的,可他没有真正领会到“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的道理,所以最终自不量力,失之交臂。

张开-阮莞:

他对她说“我怀揣着对你的爱,就像怀揣着赃物的窃贼一样,从来不敢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这多年的暗恋,没发展到明恋,但不管是成是败,在他心里,也算是明明白白地真切追求过。

施洁-林静:

从开始的内疚到后来的钟情,施洁一步一步地往林静怀里走向爱情的深渊,在她眼中,她只看到爱情的幻想,却从没真实正视过对方,这都注定了越演越烈的单恋只能是个悲剧。

曾毓-陈孝正:

身为校长千金,她甘愿跟着默默无闻而且性格乖戾的陈孝正,在他那精确无比的人生计划当中,她甘心停留在好朋友这个位置。然而,郑薇的出现,让她无地自容,最终选择了离开。而保送国外留学的名额,是她为这段感情最后的付出。

陈孝正-郑薇(1):

他是一个才华横溢却又穷困的高材生,在一再忍让之下接受了郑薇这个“误差”,他得到了郑薇全身心的爱恋。在完整的爱情浸浴中,他是最幸福的。

只要爱过就无悔,“青春,就是用来怀念的”。在爱情随着青春远去以后,我们面对的是残酷的现实。爱情与青春,婚姻与现实,在影片当中,这是一对深刻的矛盾。

林静-郑薇:

在施洁的软硬兼施之下,他只好屈服,尤其他脑海里一再重现着郑薇倚着陈孝正那幸福的情景。他对施洁,只有妥协、施舍,甚至演变到最后的无情。

阮莞-吴江:

郑薇说“所有女人,穿上婚纱都是最美的”,阮莞对这位只见过几次的好男人,她眼神中闪烁着彷徨与期待,也有着一种害怕,这从黎维娟身上体现了出来。

黎维娟:

她的初恋,在大学时候就已经消亡。她原以为以大学为目标可以激励对方,可对方还是无法成才,于是她无奈地让对方当她是“负心人”,从小在县城长大的她,不能再过苦日子,所以,她必须发奋读书。然而,努力读书的人未必会得到好工作,毕业后,她跟了一个已经有了两个孩子的酒店老板,一身豪华,一洗昔日困窘,却难以掩饰内心的空虚,这份空虚,她只能从伙伴们的感情生活中得以慰藉。

郑薇-林静(2):

在受到好友离去和旧情已婚的双重打击之后,她已经对爱情失去了信仰,只有回到林静身边,寻求婚姻解脱。这个冲动,却在后来对林静旧情的误解而瓦解。她说,“她为了你,可以连命都不要,她是真的爱你的”,又把林静退回去,她以为林静是为了拯救她,可她没弄懂,林静还没真正爱过施洁。

许开阳-曾毓:

彼此都为爱情受伤过,所以不难想象,他们俩是同病相怜,而又门当户对,都是同一个阶层的人物,他们的结合,也许是现实中的幸福。至于爱情,大家都没必要深究了。

那些逝去的爱情,在现实面前,我们要不逃避,要不回味,还有就是重拾旧情,我们面临的是多选题,可是不容有失,如围棋一般,一子错,满盘皆输。

朱小北-许开阳:

他们之间,没有很多明显的戏份,但从各种细节看,朱小北很可能在暗恋许开阳,只是“那个男生从来没正眼看过”她,只是那个男生在饭堂里只给她搭了一下肩膀,而最终,她改变身份以后,也因为强烈的自尊,而没有与他相认。她的自尊胜过一切,爱,不过是一种奢侈。

陈孝正-郑薇(2):

为了减少两人之间的差距,为了不让深爱自己的她陪自己共同受苦,他放弃了她,奔向了他计划建造的人生大厦,从此,他甘愿为了拿到绿卡而跟其他人结婚生子,他染上了吸烟,也戒掉了洁癖,成为自己曾经最反感的人。然而,物是人非,情伤即使是愈合也会像残留的碎片永远在内心清除不去。郑薇是否能重新接受他,这要看造化,影片也只能用过去的一幕来代表了这个不明朗的结局。

这众多逝去的爱情当中,我们都经历了哪些?被这些五花八门的爱情骗了多少眼泪?那我们回归到青春,让我们看看假如青春是这么过的,那么青春的明媚之中也许不再有这般无以复加的忧伤了。

最初,林静正视父辈的感情,欣然接受郑薇的母亲,那么这是一家亲上加亲的幸福家庭。因为彼此都在同一所大学,以林静的学识和郑薇对他的依赖,必定会让郑薇在大学里好好深造,不会混迹于颓废当中。

曾毓身为校长千金,熟知人际交往的重要性,通过与陈孝正许下彼此共同努力的愿望,让陈孝正孤僻内向的性格纠正过来,在彼此都经历了大学共同奋斗的密友关系之后,毕业后共同到国外留学,一起成为顶尖设计师,然后回国造福建筑业,如神仙眷侣一般。另外,陈孝正也因为努力为许开阳做建筑模型,为许开阳增添了不少商机,于是两人也亲密无间。

许开阳和张开致力办好围棋社,不沉迷于玩乐当中,毕业后以许开阳家里的实力,可以合作办好一家棋艺公司。郑薇加入围棋社后,成为围棋社主力,深得社友喜爱,许开阳更是对这位师妹佩服不已。

张开抛开内心的自卑与怯懦,正式追求阮莞,锲而不舍,在赵世永出轨的那一刻,仍借钱给阮莞,让阮莞彻底感动了,于是,阮莞与赵分手,从此跟着张开,和许开阳共同开创新的公司。

而赵世永和阮莞分手之后,他软弱的性格无法支持下去,于是依靠上了那位女生,阻止了她堕胎,赵家为了孙子,接受了那位女生,两人结合。

黎维娟不顾她初恋男人的出身,支持他在大学城市里艰苦创业,毕业后,他的生意已略有小成,黎维娟帮扶着他把生意做大做强,然后共谐连理。

朱小北在超市搜身事件当中,在保卫科老师的怒斥之后,忍辱负重,按捺住内心的冲动,放下那份强烈的自尊,在舍友的帮助下欣然配合保卫科老师的调查,另一方面,许开阳通过陈孝正与曾毓的关系联络到曾校长,狠狠地教训了超市一众犯错的人。朱小北在这场风波中,学会了硬碰硬难以在社会生存的道理,于是从此改头换面。

许开阳因为成功创立了公司,一跃成为市内先进青年,在颁奖宴会上深得少女们的青睐,然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他发现了装扮清新亮丽的朱小北拖着长裙,手里托着酒杯看着他……

施洁那块玻璃摔落到地面没砸到任何人,然后心存善念以后更加谨慎行事,由于造就了一种心思细密的思维,而成为了一位出色的人物。

还记得赵导曾经唱过的歌吗:“让我们红尘作伴活得潇潇洒洒,策马奔腾共享人世繁华,对酒当歌唱出心中喜悦,轰轰烈烈把握青春年华”。

其实这首歌,应该是倒叙,只有“轰轰烈烈地把握青春年华”,我们才能“红尘作伴活得潇潇洒洒,策马奔腾共享人世繁华,对酒当歌唱出心中喜悦”。结合这部影片,也许就是为了诠释这意思,赵导和李编剧,把一部青春的悲歌展现在大家眼前,这是前车之鉴。

“青春是一场远行,回不去了。青春是一场相逢,忘不掉了,青春是一场伤痛,来不及了。”

是悲是喜,且看我们怎么对待青春。

青春,就像是我们手中的资本,看你怎么利用。很多人都挥霍青春去换取爱情,大多的结果都是青春与爱情共同埋葬,也有人,以此换取了名成利就。

“我们都应该惭愧,我们都爱自己胜过爱爱情”,我们什么都不可以舍弃,唯独是爱情。爱情,原来是那么卑微不堪。

蔡礼旭老师说过,人生的痛苦,就是因为求不得。

其实人本无所谓有无,因为人生不带来,死不带走。所以,没有什么是必须有的,也没有什么是不可失去的。对得失看得越重,痛苦就会越深,欲望由来是无限的深渊。

所以说,青春,是用来投资的,而不是挥霍的。青春,挥霍了多少,投资了多少,仔细看看今朝。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