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平静面对打针,我只用了这三招

顺利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后,柒仔生病了。他这几天,一直在家休息,我又过上了一天24小时带娃的日子。

正值换季,咳嗽发烧的孩子很多,柒仔也没能躲过。

夜晚,从喉咙发出粗粗的咳嗽声,揪着爸爸妈妈的心,睡不着的小家伙一句句喊着“妈妈、妈妈”,这样的夜晚,注定不是“好眠”。

观察了两天后,便去了医院,听诊之后,紧接着就是验血。

排队时,后面有个五六岁的小姑娘,一边后退,一边大声哭着说:“我不要扎针,我不要扎针。”

三岁半的柒仔,显得十分平静。回想了一下,一岁多的时候,他也对打疫苗和验血扎针产生过排斥,而如今却能如此镇定地面对这件事情。

一、积极引导

很多时候,孩子惧怕去医院或者抗拒打针,是因为家长的负面引导。

我们可能经常会听到“你再XXX,就带你去医院打针”之类的话语。

这样的威胁会让孩子更加恐惧去医院打针,那下次真的需要去医院的时候,他自然会抗拒。

家长的职责是帮助孩子克服恐惧心理,让孩子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类似的事情,而不是增强他的恐惧。

用孩子能懂的语言向他说明为什么需要去医院,为什么要打针。

“你现在生病了,让医生给看一下,你的病可以快点好起来。”

“又到了打疫苗的时候了,接种了疫苗,你以后就不容易得一些病了。”

这样的引导,可以给孩子建立一个积极的心理,让他明白,医生是帮助他的人,打针也是帮助他少生病或者快点好起来的。

二、接纳感受

去医院排队时,那个小姑娘的妈妈拽着她,并跟她说:“这有什么好怕的,一点都不疼。”

怎么想,都觉得这是骗小孩子的话,用针扎你一下,你能不疼?

每次扎针之前,我都会跟柒仔进行下面的对话。

“要去扎针了,你会觉得疼吗,会不会害怕啊?”

“嗯,有一点疼,还有一点害怕。”

“哦,妈妈小时候打针的时候,也觉得疼,也会害怕。但是,害怕我也要去做,我是不是很勇敢啊?”

“妈妈,我也会去扎针,我是不是也很勇敢啊?”

“对,你也很勇敢的,如果你觉得疼,可以哭。”

这样孩子能感受到被理解、被接纳,从心理学上来说,压制孩子的感受,会使孩子贬低自我价值,影响自我整合。

所以,任何时候,我们都需要尊重孩子的真实感受。感受是每个人内心自然产生的,它没有对错、没有好坏。

而且,勇气其实是什么呢?勇气并不是什么都不怕,而是虽然害怕,但仍然坚持去做正确的事情。

三、角色扮演

一岁半左右,柒仔排斥医生给看病,也抗拒打针。除了积极引导、接纳感受之外,我便开始跟他一起玩医生病人的角色扮演游戏。

柒仔扮演医生,我扮演病人,他拿着听诊器,帮我检查,然后再给我打针、开药。在游戏的过程中,我会强调和感谢医生对我的帮助,让我快点好起来;也会说打针有点疼,但是我还是勇敢地让医生给我打针,因为我想快点好起来。

之后慢慢地,再去医院,他就会很配合医生的检查,打针时,也会很镇定地去面对。

很多育儿中的问题,可以用角色扮演来化解。比如孩子不愿意说幼儿园的事情,爸妈又特别想了解,也可以通过老师学生的角色扮演来实现。

每个家长在育儿中都会遇到各种问题,打骂、恐吓、否定孩子,即便一时有效,长期来看一定是不利于身心健康的。

遇到问题,我们一定可以有更好的方法,即便没有那么快,但很多时候,慢即是快,育儿尤其如此。


更多内容,可关注公众号:柒仔猴妈妈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2011年10月20日为什么糊涂 回家的路上,晓晓打了个喷嚏,妈妈有点紧张:“怎么了?”却说成了:“怎么办?”说完...
    羊羊羊羊汪阅读 9,485评论 2 14
  • 看过电影《一句顶一万句》,主人翁牛爱国和他爱人庞丽娜的婚姻,庞丽娜婚后出轨,当了小三,面对这样的女人,牛爱国杀她的...
    张家二YY阅读 925评论 0 5
  • 1、与黄诚甫书 癸酉(1513) 立志之说,已近烦渎,然为知己言,竟亦不能舍是也。志于道德者,功名不足累其心;志...
    妙行如涣阅读 1,494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