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身体不适,工作忙碌,心情浮躁,还有发自内心的懒惰不想动。
终于在送走了学生第一天教研的晚上,看了一篇文章后决定写点什么。
看了篇文章内容看的容易让大部分人很丧,关于阶级固化难以流动,中低层教育与精英教育对比的文章,内容真实,但是往往真实的东西很伤人又无奈。
曾经和我家哥哥也聊过这种问题,中国阶级固化大概在我们下一辈大概就要到达峰值。脑海里蹦出北京某年高考状说的寒门再难出贵子,又想起前两天在电梯里听到的一对母女谈话,女孩子应该是高一,母女两个人交流班级里的谁已经开始准备雅思、托福了,咱们还没考虑好你在国内发展还是国外发展,对话大体就是这个意思。
我高一的时候还只想着好好学习,考个好大学,总以为考个好大学就能找到好工作。慢慢长大才知道自己太年轻太简单。
是不是想起那些毒鸡汤,比你优秀的人还比你努力,有时候真的不是你不努力,是平台和机会限制了你都未曾给你努力的机会,要想取得一样的成绩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比起那篇文章的针砭时弊,我的浅淡如水,毕竟我现在昏昏欲睡,只是想说点自己的想法。
不要抱怨怀才不遇,不要觉得不公平,他之所以站的平台高是因为他祖辈努力,你的祖辈没付出这些努力,导致你站的不如他好,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你必然要累点不是。
这个世界痛苦的永远都不是看不清和看的很清楚的人,而是满心清楚缺什么也不做哀声叹气的人。看不清的他在自己的世界里活的很开心,那篇文章说可怕有些父母自己不行也不学习进步,天天就逼着孩子,其实他们不是不努力,只是他们的世界就那么大,在自己的世界里他们尽了最大的努力还是没能跳出去,在这些父母眼里孩子好好读书就是会出息,他们可以努力通过高考摆脱既定的阶层,不把一切想的悲观绝望有上升路径,努力拼搏我觉得很好。看清的人,就更努力了,前方荆棘遍布,不使劲冲怎么行。就怕你总以为看清了一切却什么都不做,光顾叹息了。
好吧,写得乱七八糟,毕竟不是我擅长的,而且我现在真的很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