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逸先生之《三略》

文/黄石公


上略篇

  夫主将之法,务揽英雄之心,赏禄有功,通志于众,故与众同好,靡不成,与众同恶,靡不倾。治国安家,得人也,亡国破家,失人也,含气之类,咸愿得其志。

  军谶曰:柔能制刚,弱能制强。柔者,德也。刚者,贼也。弱者,人之所助。强者,怨之所攻。柔有所设,刚有所施,弱有所用,强有所加,兼此四者,而制其宜。

  端末未见,人莫能知。天地神明,与物推移。变动无常,因敌转化。不为事先,动而辄随。故能图制无疆,扶成天威。康正八极,密定九夷。如此谋者,为帝王师。

  故曰:莫不贪强,鲜能守微,若能守微,乃保其生。圣人存之,以应事机。舒之弥四海,卷之不盈杯,居之不以室宅,守之不以城郭,藏之胸臆,而敌国服。

  军谶曰:能柔能刚,其国弥光。能弱能强,其国弥彰。纯柔纯弱,其国必削、纯刚纯强,其国必亡。

  夫为国之道,恃贤与民,信贤如腹心,使民如四肢,则策无遣。所适如肢体相随,骨节相救,天道自然,其巧无间。

  军国之要,察众心,施百务;危者,安之。惧者,欢之。叛者,还之。冤者,原之。诉者,察之。卑者,贵之。强者,抑之。敌者,残之。贪者,丰之。欲者,使之。畏者,隐之。谋者,近之。谗者,覆之。毁者,复之。反者,废之。横者,挫之。满者,损之。归者,招之。服者,活之。降者,脱之。获固,守之。获厄,塞之。获难,屯之。获城,割之。获地,裂之。获财,散之。敌动,伺之。敌近,备之。敌强,下之。敌佚,去之。敌陵,待之。敌暴,缓之。敌悖,义之。敌睦,携之。顺举,挫之。因势,破之。放言,过之。四网,罗之。得而勿有,居而勿守,拔而勿久,立而勿取。为者则己,有者则士,焉知利之所在。彼为诸侯,己为天子,使城自保,令士自处。

  世能祖祖,鲜能下下,祖祖为亲,下下为君。下下者,务耕桑,不夺其时;薄赋敛,不匮其财。罕徭役,不使其劳,则国富而家娱,然后选士以司牧之。

  夫所谓士者,英雄也。故曰罗其英雄,则敌国穷。英雄者,国之干。庶民者,国之本。得其干,收其本,则政行而无怨。

  夫用兵之要,在崇礼而重禄。礼崇则智士至,禄重则义士轻死。故禄贤不爱财,赏功不瑜时,则下力并,敌国削。夫用人之道,尊以爵,睹以财,则士自来。接以礼,励以义,则士死之。

  夫将帅者,必与士卒同滋味,而共安危,敌乃可加。故兵有全胜,敌有全因。昔者,良将之用,有馈箪醪者,使投诸河,与士卒同流而饮。夫一箪之醪,不能味一河之水,而三军之士,思为致死者,以滋味之及己也。

  军谶曰:军井未达,将不言渴。军幕未办,将不言倦。军灶未炊,将不言饥。冬不服裘,夏不操扇,雨不张盖,是谓将礼。与之安,与之危,故其众,可合而不可离,可用而不可疲,以其恩素蓄,谋素合也。故曰:蓄恩不倦,以一取万。

  军谶曰:将之所以为威者,号令也。战之所以全胜者,军政也。士之所以轻死者,用命也。故将无还令,赏罚必信,如天如地,乃可使人,士卒用命,乃可越境。

  夫统军持势者,将也。制胜败敌者,众也。故乱将不可使保军,乘众不可使伐人。攻城不可拔,围邑则不废。二者无功,则士力疲惫,士力疲惫,则将孤众悖,以守则不固,以战则奔北,是谓老兵。兵老,则将威不行。将无威,则士卒轻刑。士卒轻刑,则军失伍。军失伍,则士卒逃亡。士卒逃亡,则敌乘利。敌乘利,则军必丧。

  军谶曰:良将之统军也,恕己而治人,推惠施恩,士力日新。战如风发,攻如河决,故其众可望而不可当,可下而不可胜。以身先人,故其兵为天下雄。军以赏为表,以罚为裹。赏罚明,则将威行。官人得,则士卒服。所任贤,则敌国畏。

  军谶曰:贤者所适,其前无敌。故士可下而不可骄,将可乐而不可忧,谋可深而不可疑。士骄,则下不顺。将忧,则内外不相信。谋疑,则敌国奋,以此攻伐,则致乱。夫将者,国之命也,将能制胜,则国家安定。

  军谶曰:将能清,能静,能平,能整,能受谏,能听讼,能纳人,能采言,能知国俗,能图山川,能表险难,能制军权。故曰:仁贤之智,圣明之虑,负薪之言,廊庙之语,兴衰之事,将所宜闻。将者,能思士如渴,则策从焉。夫将拒谏,则英雄散,策不从,则谋士叛。善恶同,则功臣倦。专己,则下归咎。自伐,则下少功。信谗,则众离心。贪财,则奸不禁。内顾,则士卒淫。将有一,则众不服。有二,则军无式。有三,则下奔北。有四,则祸及国。

  军谶曰:将谋欲密,士众欲一,攻敌欲疾。将谋密,则奸心闭。士众一,则军心结。攻敌疾,则备不及设。军有此三者,则计不夺。将谋泄,则军无势。外窥内,则祸不制。财入营,则众奸会。将有此三者,军必败。将无虑,则谋士去。将无勇,则士卒恐。将妄动,则军不重,将迁怒,则一军惧。

  军谶曰:虑也,勇也,将之所重。动也,怒也,将之所用。此四者,将之盯诫也。

  军谶曰:军无财,士不来。军无赏,士不往。

  军谶曰:香饵之下,必有死鱼。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故礼者,士之所归,赏者,士之所死,招其所归,示其所死,则所求者至。故礼而后悔者,士不止,赏而后悔者,士不使。礼赏不倦,则士争死。

  军谶曰:兴师之国,务先隆恩。攻取之国,务先养民。以寡胜众者,恩也。以弱胜强者,民也。故良将之养士,不易于身,故能使三军如一心,则其胜可全。

  军谶曰:用兵之要,必先察敌情,视其仓库,度其粮食,卜其强弱,察其天地,伺其空隙。故国无军旅之难,而运粮者,虚也。民菜色者,穷也。千里馈粮,士有饥色。樵苏后爨,师不宿饱。夫运粮千里,无一年之食;二千里,无二年之食;三千里,无三年之食;是谓国虚。国虚,则民贫;民贫,则上下不亲。敌攻其外,民盗其内,是谓必溃。

  军谶曰:上行虐,则下急刻。赋重敛数,刑罚无极,民相残贼,是谓亡国。

  军谶曰:内贪外廉,诈誉取名,窃公为恩,令上下昏,饰躬正颜,以获高官,是谓盗端。

  军谶曰:群吏朋党,各进所亲。招举奸枉,抑挫仁贤,背公立私,同位相讪,是谓乱源。

  军谶曰:强宗聚奸,无位而尊,威而不震,葛藟相连,种德立恩,夺在位权,侵侮下民,国内喧哗,臣蔽不言,是谓乱根。

  军谶曰:世世作奸,侵盗县官,进退求便,委曲弄文,以危其君,是谓国奸。

  军谶曰:吏多民寡,尊卑相若,强弱相虏,莫适禁御,延及君子,国受其咎。

  军谶曰:善善不进,恶恶不退,贤者隐蔽,不肖在位,国受其害。

  军谶曰:枝叶强大,比周居势,卑贱陵贵,久而益大,上不忍废,国受其败。

  军谶曰:佞臣在上,一军皆讼。引威自与,动违于众。无进无退,苟然取容。专任自己,举措伐功。诽谤盛德,诬述庸庸。无善无恶,皆与己同。稽留行事,命令不通。造作苛政,变古易常。君用佞人,必受祸殃。

  军谶曰:奸雄相称,障蔽主明。毁誉并兴,壅塞主聪,各阿所私,令主失忠。故主察异言,乃观其萌。主聘儒贤,奸雄乃遯。主任旧齿,万事乃理。主聘岩穴,士乃得实。谋及负薪,功乃可述。不失人心,德乃洋益。


中略篇

  夫三皇无言,而化流四海,故天下无所归功。帝者,体天则地,有言有令,而天下太平。君臣让功,四海化行,百姓不知其所以然,故使臣不待礼赏,有功美而无害。王者,制人以道,降心服志,设矩备衰,四海会同,王职不废。虽有甲兵之备,而无战斗之患。君无疑于臣,臣无疑于主,国定民安,臣以义退,亦能美而无害。霸者,制士以权,结士以信,使士以赏。信衰则士疏,赏亏则士不用命。

  军势曰:出军行师,将在自专。进退内御,则功难成。

  军势曰:使智,使勇,使贪,使愚。智者,乐立其功。勇者,好行其志。贪者,邀趋其利。愚者,不顾其死。因其至情而用之,此军之微权也。

  军势曰:无使辩士谈说敌美,为其惑众。勿使仁者主财,为其多施而附于下。

  军势曰:禁巫祝,不得为吏士卜问军之吉凶。

  军势曰:使义士,不以财。故义者,不为不仁者死。智者,不为暗主谋。

  主不可以无德,无德则臣叛;不可以无威,无威则失权。臣不可以无德,无德则无以事君;不可以无威,无威则国弱,威多则身蹶。

  故圣王御世,观盛衰,度得失,而为之制。故诸侯二师,方伯三师,天子六师。世乱则叛逆生,王泽竭则盟誓相诛伐。

  德同势敌,无以相倾,乃揽英雄之心,与众同好恶,然后加之以权变。故非计策,无以决嫌定疑。非谲奇无以破奸息寇,非阴谋无以成功。

  圣人体天,贤人法地,智者师古。是故三略为衰世作:上略设礼赏,别奸雄,著成败;中略差德行,审权变;下略陈道德,察安危,明贼贤之咎。故人主深晓上略,则能任贤擒敌;深晓中略,则能御将统众;深晓下略,则能明盛衰之源,审治国之纪。

  人臣深晓中略,则能全功保身。夫高鸟死,良弓藏,敌国灭,谋臣亡。亡者,非丧其身也。谓夺其威,废其权也。封之于朝,极人臣之位,以显其功。中州善国,以富其家,美色珍玩,以悦其心。

  夫人众一合,而不可卒离。权威一与,而不可卒移。还师罢军,存亡之阶。故弱之以位,夺之以国,是谓霸者之略,故霸者之作,其论驳也。

  存社棱,罗英雄者,中略之势也,故势秘焉。


下略篇

  夫能扶天下之危者,则据天下之安。能除天下之忧者,则享天下之乐。能救天下之祸者,则获天下之福。故泽及于民,则贤人归之。泽及昆虫,则圣人归之。贤人所归,则其国强。圣人所归,则六合同。求贤以德,致圣以道。贤去则国微,圣去则国乖。微者危之阶,乖者亡之徵。

  贤人之政,降人以体,圣人之政,降人以心。体降可以图始,心降可以保终。降体以礼,降心以乐。所谓乐者,非金、石、丝、竹也;谓人乐其家,谓人乐其俗,谓人乐其业,谓人乐其都邑,谓人乐其政令,谓人乐其道德;加此君人者,乃作乐以节之,使不失其和。故有德之君,以乐乐人,无德之君,以乐乐身。乐人者,久而长,乐身者不久而亡。

  释近谋近者,劳而无功。释远谋者,佚而有终。佚政多忠臣,劳政多怨民。故曰:务广地者荒,务广德者强。能有其有者安,真人之有者残。残灭之政,累世受患。造作过制,虽成必败。

  舍己而教人者逆,正己而化人者顺。逆者乱之招,顺者治之要。道、德、仁、义、礼,五者一体也。道者人之所蹈,德者人之所得,仁者人之所亲,义者人之所宜,礼者人之所体,不可无一焉。故夙兴夜寐,礼之制也。讨贼报雠,义之决也。恻隐之心,仁之发也。得己,得人,德之路也。使人均平,不失其所,道之化也。

  出君下臣,名曰命。施于竹帛,名曰令。奉而行之,名曰政。夫命失,则令不行,令不行,则政不立。政不立,则道不通。道不通,则邪臣胜,邪臣胜,则主威伤。

  千里迎贤其路远,致不肖其路近。是以明君舍近而收远,故能全功尚人,而下尽力。

  废一善则众善衰,赏一恶则众恶扫。善者得其佑,恶者受其诛,则国安而众善至。众疑无定国,众惑无治民,疑定惑还,国乃可安。一令逆则百令失,一恶失则百恶结。故善施于顺民,恶加于凶,则令行而无怨。

  使怨治怨,是谓逆天。使雠治雠,其祸不救。治民使平,致平以清。则民得其所,而天下宁。

  犯上者尊,贪鄙者富;虽有圣主,不能致其治。犯上者诛,贪鄙者拘,则化行而众恶消。

  清白之士,不可以爵禄得。节义之士,不可以威刑胁。故明君求贤,必观其所以而致焉。致清白之士,修其礼;致节义之士,修其道。然后士可致,而名可保。

  夫圣人君子,明盛衰之源,通成败之端,审治乱之机,知去就之节。

  虽穷不处亡国之位,虽贫不食乱邦之禄。潜名抱道者,时至而动,则极人臣之位。德合于己,则建殊绝之功。故其道高而名扬于后世。

  圣王之用兵,非乐之也;将以诛暴讨乱也。夫以义诛不义,若决江河而溉爝火,临不测而挤欲坠,其克必矣。所以优游恬淡而不进者,重伤人物也。夫兵者,不祥之器,天道恶之,不得已而用之,是天道也。

  夫人之在道,若鱼之在水,得水而生,失水而死,故君子常惧而不敢失道。

  豪杰秉职,国威乃弱,杀生在豪杰,国势乃竭。豪杰低首,国乃可久。杀生在君,国乃可安。四民用虚,国乃无储。四民用足,国乃安乐。

  贤臣内,则邪臣外。邪臣内,则贤臣毙。内外失宜,祸乱传世。

  大臣疑主,众奸集聚。臣当君尊,上下乃昏。君当臣处,上下失序。

  伤贤者,殃及三世。蔽贤者,身受其害。嫉贤者,其名不全。进贤者,福流子孙。故君子急于进贤,而美名彰焉。

  利一害百,民去城郭。利一害万,国乃思散。去一利百,人乃慕泽。去一利万,政乃不乱。

      巴蜀宣汉陶冶大夫谨识。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复兴共同甲辰二0二四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周五戌时,朱思宇编撰于春城之云南慧根书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6,651评论 6 501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2,468评论 3 39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2,931评论 0 353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218评论 1 292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234评论 6 38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198评论 1 299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0,084评论 3 41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926评论 0 274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341评论 1 311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563评论 2 333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731评论 1 348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430评论 5 34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1,036评论 3 326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676评论 0 22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829评论 1 26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743评论 2 368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629评论 2 354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夫主将之法,务揽英雄之心,赏禄有功,通志于众。故与众同好,靡不成;与众同恶,靡不倾。治国安家,得人也;亡国破家,失...
    如是秋山阅读 1,066评论 0 11
  • 简单翻了翻这本兵书,内容虽不及《六韬》那样极为广泛丰富,寥寥几千字下来确是简明扼要的精华!作为大一统王朝第一本兵书...
    郁郁桓桓阅读 741评论 0 1
  • 《黄石公三略》诗解6察情盗端乱根国奸 题文诗: 军谶有曰:用兵之要,先察敌情:视其仓库, 度其粮食,卜其强弱,察其...
    琴诗书画阅读 903评论 0 0
  • 《三略》 策略,谋略,战略,此书简略不穷,但其意精明.虽未述全,但不失为兵家上乘之略.相对于六韬更精深,更全面. ...
    汉唐雄风阅读 397评论 0 1
  • 《三略》 策略,谋略,战略,此书简略不穷,但其意精明.虽未述全,但不失为兵家上乘之略.相对于六韬更精深,更全面. ...
    汉唐雄风阅读 49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