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孩子,
向最初的地方走去。
那最初的,
便成了孩子生命的一部分。
――惠特曼《草叶集》
在问对教育的讲座里,屏幕上出现这样一行字的刹那,我几乎再也抑制不住内心汹涌的惭愧和内疚,瞬间红了眼眶。作为大学毕业四年有余,从教也已有三年经历的一名小学语文教师、班主任,过往与学生之间发生的一幕幕在脑海中飞速回放。
如果没有第一线研修班里,众多专家老师和周围学员一个个鲜活生命对我的触动和震撼,我也许还会一直麻木冷漠,并且为自己的一点点付出和努力而沾沾自喜、洋洋得意下去;也许在埋头赶路的途中会渐渐迷失了方向,忘却了初心,不再记得那个从小立志要成为一名优秀教师,尽己所能改变周围教育生态的自己。体制或者外界带给我的伤痛和恐惧,成为了我时时刻刻用来防御或者逃避的刺,让那颗原本柔软的心,渐渐蒙尘乃至变得冰冷僵硬。
曾经以为,自己对教育是怀揣着崇高理想和使命感的,也把教师这份工作当做终生的志业。无论是每年自掏腰包给孩子买绘本建图书角,用业余时间海量搜集、挑选绘本只为披沙拣金,在自习课电子大屏上为孩子们带来最优质的共读资源,还是发挥自己自然观察、生态摄影的专长,给孩子带去博物学的讲解和展示,说实话,对于这些事情,我的确骄傲过,觉得自己为孩子们已经付出了很多。但是现在想来,这些事情其实并没有多少值得称道和自豪之处,毕竟,它们本来就是我的兴趣和热爱,我只是尝试将它们传递到孩子手中而已。
反省叩问自己,你对所有孩子真的都是发自内心地尊重么?你真的像自己所口口声声地标榜得那样,平等地对待每一个性格各异的孩子么?不,我完全没有做到。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很多好的教育理念我只是停留在口头,说说而已,根本没有融入骨血,化作平时的具体实践。为此,我深深忏悔!我是怎样一个言行不一的差劲的老师啊!
难以忘记,自己曾经是怎样对待班里一个根本不学不听不写的小男孩。他确实让我头疼苦恼了整整一年,无论我怎样寻找优点表扬激励他,给他发言展示的机会,无论我怎样绞尽脑汁地给他布置稍微简单轻松的任务,想循序渐进地帮助他调动自身积极性、寻找成就感,我依然得不到任何正面的回应。为此,我真的非常失望,一次次地想彻底放弃。但是,每当看到孩子调皮可爱的笑脸,我还是于心不忍。他是多么地热爱自然,热爱观察,多么地对周遭的一切充满天真和好奇啊!我把满腔的怒火,都归结在孩子父母对他的溺爱和放纵上,我固执地认为,造成这一切的根源,都是孩子的父母教育不当。于是,我一次次地找孩子的母亲谈话,但收效甚微。一种无力和挫败感深深地包围了我,于是我几乎把满腔的委屈和愤怒都发泄到了孩子身上。因为他一次次地扰乱了周围一圈同学的正常听课,我就一次次地罚他独自搬着凳子坐到讲台最前面没有人的地方上课;因为他在楼道里出过一次安全事故,家长又对老师学校不依不饶,我就一直不允许他在卫生间和楼道做过长时间的停留,他一离开我的视线范围,我立马派学生把他拽回来,让他在座位上坐好。其实,对于这些压抑孩子天性,限制束缚孩子自由的做法,我从内心深处是抵触反感的。但我就是那样违心地一次次地说服、麻痹自己――这些都只是条件所迫,被逼无奈的妥协之策。事实真的是这样么?难道就没有更好的方法么?我这样做,究竟是出于对孩子的爱和关心,还是单纯为了自保和管理统治的简单便捷?为此,我忏悔!
难以忘记,我是怎样惹恼了一位我非常喜欢的小姑娘。她在班里,语文成绩并不突出,而我却通过和她母亲的交流发现她对阅读狂热的痴迷和丰厚的积淀。有一次,她发现了我手里拿着赫尔曼·黑塞的《园圃之乐》,非要抢过去看。我无奈地递给她,心想她看不了两行就一定会还给我。没想到她居然毫不打磕地为我朗读了将近一页的篇幅,还意犹未尽地问我:老师,这本书可以借我回去慢慢看看么?她还只是一个小学一年级的小姑娘啊!于是,我后来私下送给了她一本更适合她的儿童诗选,在扉页为她写了长长的一段话。这个小姑娘,不只热爱阅读,还非常善良细心。每次有同学哭了的时候她总会过去宽慰,递上纸巾,想方设法逗他开心。有一次,我因为着急,在学校办公室摔了一跤,把手臂擦破了,别的孩子都没有注意到,我也没有声张。结果放学时她偷偷地把准备已久的创可贴塞给了我,令我好生感动。就是这样一个美丽善良的女孩,我却伤害了她,虽然我事后几次道歉,获得了她的谅解,与她的友谊也和好如初,但我依然愧疚。我当初就不该那样冷漠地对待她啊!那次,我课上了半截,回办公室去拿东西,回来时教室大乱。心情烦躁的我听到这个小女孩在座位上对我说了一句话,但又听不清到底说了什么内容。于是我没好气儿地告诉她:有事上来说。她上来后,反复说了几次,我都一直没理解她到底要表达什么,于是很冷漠地说:你先回去,我没懂你到底要干什么。小姑娘悻悻地回到了自己的座位,歇斯底里地大哭起来。这时,我才意识到自己恶劣的态度已经造成了巨大的影响,赶紧道歉,但是小姑娘还是不理我,哭得很伤心。放学时,我赶紧找到她的妈妈,解释了一下事情的原委,想把对孩子的伤害降到最低。中午,又给孩子写了一条诚恳的道歉微信。好在下午时,问孩子她还生不生小童老师的气时,她如女王赦免般摸了摸我的头,甜甜地笑了。一块心里的大石头总算落了地。事情的挽回看起来还算成功,然而,我现在想质问自己,当初凭什么用那样居高临下的语气和态度对待孩子?如果那个小女孩不是敢爱敢恨,勇于表达宣泄情绪的性格,那我岂不是永远也意识不到我对她的伤害?对待其他的孩子,我难道就没有这样声色俱厉,盛气凌人过么?他们内心深处的感受又是如何?我不敢再往下想了,我真的觉得自己身上早已背负了沉重的罪责,难以洗刷干净。
其实,上班后的我一直缺乏一种自身真正认同和自我生命的完整。班级考试成绩经常倒数第一的我,事实上并没有做到对于分数的完全不在乎,我常常自怜于大量的努力和默默的付出得不到应有的收获,却忘记了老师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教育并不是让老师获取自身成就感和认同感的工具和手段。我一直以一个学霸的标准要求自己也强迫学生,而忘记了他们只是孩子,而且各不相同,读书并不是他们实现人生价值唯一的道路。我一直习于抱怨指责外界的不堪,妄想周围环境的精炼提纯,却忘记了高考填报志愿宁可放弃上名校机会,也要坚守中文专业时选择的初心。
作为一名老师,我们是否应该常常反省叩问自己?什么是真正的教育?你为什么要做教育?怎样才能把教育做好?
七天的研修班早已结束,但漫漫教育之路,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