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卡户平安

诗曰: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逢,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关怀老人,是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如何把关怀老人落实到实际。素社街社工站做了一个实际的探索。今天,就这问题,我参加了素社街社工站举办的“一卡户平安”的培训学习。

为什么要开创“一卡户平安”?生活上,我们会遇到人们突然晕倒在地,需要救治帮助,如何能够做到及时救助,这就需要对患者有一些基本了解。特别是老人。因为,就算是在清醒的情况下,由于老人的实际情况,老人不一定能够把自己的情况说清楚。因此,素社街社工站的社工就此考虑为社区老人做一个平安卡,能够在社区老人需要救治时能够尽可能快的及时得到救治。怎样才能做好这方面的工作,社工站以街道实际情况,以稔岗社区为试点,组织志愿者进行培训学习。

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有很多我们经常接触到相似而有区别的情况,这些情况也是我们很容易疏忽的。首先,社工向我们提问,什么叫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这个问题,不是很普通吗?我们经常都听到这两个词,一目了然。要真正说出来,其实很多都是似是而非。我自己更是认识模糊及肤浅,要我说出个所以然,那就是哑口无言。社工开始引导我们,首先说说什么是特困,低保,低边。字面理解,不是很容易理解吗。其实这三个群体,都是困难群体,但是,如何区别,就是说,他们之间以什么条件做标准。我几年对困难家庭的探访,经常听社工向我做介绍,这户是低保户,这户是特困户,这户是特殊户。我听了也没怎么注意,不都是困难户吗?我们所上门探访的都是困难户,都是社会需要关心。今天,听了社工的介绍,才真正认识这些群体间的关系。这个群体是以低保为基线,然后以线上线下而细分的群体,对细分的群体的工作是有所不同。

独居,孤寡,空巢这个群体,如何区分。受训人员,基本分不清其中的区别,而是大概一个认识,都是身边没有照顾的人。对空巢,我更是理所当然的字面理解。空者,没有。巢者,乃居住的地方。空巢,不就是房子没有人居住吗?也就是说这居民户籍在此,而人不在这里而在其它地方居住。我的理解应该说是空穴来风,大概也算独特。其实,这样的理解是大错特错。社工做了很多人不能理解的解释。空巢,指的是家庭有老人,身边没有人照顾,而负责照顾老人的人,离开本市一个月以上或在国外的户籍人员,就叫空巢老人。就是说,有负责照顾老人的人员,而人员远离老人。这种情况叫空巢。对何为独居,孤寡?社工也作了详细的解释。让受训的志愿者从此有了认识。
社工还详细的把残疾人,重残老人做了解释。其中有些内容是与常人的理解是有很大的差别。因为,这些评定不是随便就能套上的,是由有关机构评定的,这很容易就与人们平常的理解有差别。
通过对什么是“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的培训学习,社工与志愿者讨论做平安卡的意义,并讨论制作平安卡的内容。志愿者为此认真热情的提出了建议和注意事项。平安卡,与一些人曾提出的建议给老人做一个牌,上面写上老人姓名,性别,本人电话及家人电话相似。以防老人走失,意外时用。但是,平安卡更具体,并涉及到有关法律方面的问题。如何更好的做好平安卡这工作,下一步,社工将联合志愿者进行探访并上门征求意见,细致认真的进行。
正是: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于:2025年10月18日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