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菊与紫薇
我因两种花而喜爱秋季,一种是菊花。唐代农民起义的领袖黄巢作过一首《不第后赋菊》诗云:“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看尽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将菊花写的气势恢宏,飒爽威武。宋代郑思肖以“宁可抱想枝头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赞颂菊的忠贞坚毅。
自古以来在中华文化中从来不缺少菊的身影,楚国的屈原在其《离骚》中写道“朝饮木兰只堕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还有晋独爱菊的陶渊明,他爱菊咏菊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如大家最为耳熟能详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陶渊明远离凡尘俗世,孤芳自赏隐士生活最真实的写照。
菊花高风亮节俱怀逸兴的风骨深受魏晋风流名士的喜爱,由此享有“芳熏百草,色艳群英”的美誉。作为古今文人墨客笔下的宠儿,菊花的文学价值自然是昭然若揭的,。除此之外,菊花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早在汉朝《神农百草经》中就有记载“菊花久服能轻身延年”
古籍有云“蜀人多种菊,幼苗可入菜,老可入药”除做膳食有药材外,还多以菊花入酒,《西京杂记》中有所记载,菊花舒时并杂茎叶杂黍米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之,故谓之菊花酒。至九月九日酿制的菊花酒始熟,又恰逢重阳佳节古人就会在这一天登高饮酒、赏菊,遥寄相思。借着这一杯桃花酒纾解心中郁结的苦闷排解相思。
古人爱菊、种菊、赏菊,人们钦佩菊花幽然淡雅,孤高傲世,素雅高洁的品性;称赞它忠义坚贞的品格。待到百花谢后唯菊花独独绽放,满城的黄金甲尽收眼底。
在夏末秋初接壤之际紫薇花成了这个院落的主角,每日走过那条甬道,两旁的紫薇开的最为热闹,优美的树姿,艳丽的花色,挺的笔直的躯干,像两排为夏和秋,云和风,草和树站岗的仪仗队。
虽然现在已是九月,紫薇的花期将要结束,但它仍日日夜夜开的热烈,清晨,傍晚,我走出去又走回来不见它的花开的懈怠。它不愿因将要凋谢而提前休了颜色。
紫薇因为花期长因此得名百日红,老话说花无百日红,紫薇的花期是从六月到九月,可不是足足开了百日吗!从夏开到秋,从暑热开秋凉,一团团一簇簇,红的、粉的、紫的、白的紫中带蓝焰的,花蕊贴着花蕊,花瓣依着花瓣,热烈奔放。
紫薇性喜光,在初秋已不灼热的阳光下,花开的更加猖狂,粉的更粉,红的更红,而白的更耀眼刺目。一场初秋小雨,赶走了夏末的余热,带来了初秋的凉爽,经历了一场秋雨的紫薇不似在阳光下开的那样艳丽了,它收敛了花色,朵儿、瓣儿依旧伸展,像羽毛像银勺的花瓣垒着花瓣,厚重茂盛,附着在花瓣上的雨滴颗颗饱满,晶莹剔透,粉色花瓣上的水珠成了粉色,紫中带蓝焰花瓣上的水珠成了蓝紫色。不远不近的看去五颜六色的花瓣上接着五颜六色的水珠。太阳出来,将会蒸发掉这五颜六色的水珠,在过些天,这五颜六色的花儿瓣儿也要消失。我并不因紫薇将要凋谢而惋惜,在下一个花期来临的时候,它会重新站在枝头在阳光下开的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