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
12月29日,我发起“21天见证美丽肌肤”活动,迄今为止29人参与,我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
(1) 周五99%的人都会晚睡,周六打卡时都已日上三竿
(2) 有人从打卡第一天开始,每天都能完成任务,比如@盐粒儿,为了早起喝盐水,去参加年会也带着一包盐
(3) 有人第一天就完不成任务,后来被提醒后,断断续续的打着卡
为什么大家嚷嚷着“我要变美”、“我要变得有气质”,可当这样的活动开始时,她却在纠结:
纠结一:我现在没时间
纠结二:你这里真的能解决我的问题吗
纠结三:我再考虑考虑,或许眼下不是最好的时机
纠结四:我尝试过很多次,都失败了,这次可能一样吧
我想到了一个词“行动力”。
002
行为科学管理研究第一人石田淳在《从行动开始:自动管理的科学》一书中介绍了“行动科学管理方法”——重新审视认知和行动目标,掌握行动基本准备,有效规划生活,不抱怨、不盲从,找到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
你可以简单理解为行动力是为了实现目标所做的切实行动。
大脑中掌管行动的部分同时掌管着社交和情绪,所以你常常发现,行动力弱的人喜欢“谋定而后动”,把潜意识里的无力感提升到意识得层面来探究:
(1) 年阅读20本书,我一个月1本都没读,压力太大,我肯定完不成;
(2) 我要成为气质女神,但又不知道如何下手,日子一天天过去,热情一天天消散;
(3) 回想2016年,想了很久,也没有特别能拿得出手的成就事件。
你的潜意识开始给自己灌输“我不行”的观点,但为了安慰自己,你也许会说“这件事做不成,还有其他的,这次机会抓不住,还有下次”。
003
也许,你会说:我自己的意志力太薄弱了,我的拖延症太严重了。但并没有科学依据表明行动力和意志力有着必然的联系,行动力的来源也不完全是理智分析,而强烈的“渴求心”才是最关键的。
如果你不想读书,我每天给你分享读书技巧,每天检查你的作业,完不成我就让你发红包,你就能读下去了?可能你为了拿回红包会对付着把作业交了。
而我身边爱读书的人有几个特点:
(1) 阅读量大,把阅读当作享受,没有太大的压力
(2) 心中有个博学的男神/女神,想成为他那样的人
(3) 有强大的责任感,给孩子树立阅读榜样,带着孩子读绘本
(4) 想要出书
少用“我不行”、“我办不到”这些负面情绪的字样,多被正面情绪驱使。试想一下,你这么聪明睿智的大脑,做了一个英明的决定,为什么不立即行动呢?
004
怎样提升自己的行动力呢?有的人习惯“不管怎样,我得先动起来”,这样的行动力虽然动作快,但你能够确定这是内心的最大期待吗?还是只是为了抵抗焦虑感去做的?
POA工作室提出了一个POA行动力模型:
POA行动力模型源自牛顿第二力学定律:
- 伙伴(P)对应质量(M);
- 方法/手段(A)对应加速度(A);
- 目标(O)对应那个容易被忽略的方向(箭头)。
POA工作室认为这是一个循环过程。比如我写这篇文章:
目标凝聚伙伴:文章传递初的观点、理念、信息引起了你的共鸣
伙伴共享方法:好的文章会被读者自动转发给朋友
方法服务目标:当更多人读到这篇文章时,他们会使用里面的方法提升自己的行动力,并内化成自己的观点,写出新的文章或者创办训练营,让更多人产生共鸣。
005
对于行动力较差而又想让想法付诸行动的人,建议试试以下几个方法:
(1) 跟自己对话,别轻易下结论
早起你碰上一个同事,你非常热情地打招呼,但是对方没有任何反响,于是你开始各种胡思乱想:“他是不是讨厌我?我是不是哪里得罪了他”,事实上他只是没看见你而已。
“我以为”≠”事实”,也不必抓着过去的不完美迟迟不肯原谅自己。想好的、听好的、说好的、做好的,你就会得到好的。
(2) 制定目标用减法
之前分享的月目标制定方法第一步就是研究你有多少“价值时间”,就是为了控制自己不要制定太难以实现的目标,因为你根本没时间去做。
(3) 开始行动从3开始
制定出2017年的3个最大期待、3天内有所行动、一周只需要3天达成目标、每天有3个小确幸……
有些无法用“3”来计算的,尽量不要让自己亚历山大。
你可以买一个10元左右的“100天行动计划”笔记本,每天记录自己完成的一些小事,体会“我做到”的成就感,这也算你的“成功日记”。
或许这个行动力方法真的可以从早睡早起开始试验。
-END-
持续行动·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