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镜子,映照出父母最真实的样子
在我短暂的幼教生涯里,曾遇见这样一个孩子,一到11点就开始哭,从小声啜泣到撕心裂肺地大哭。
有次老师询问,他忽地一巴掌扇上来。众人惊奇,这么小的孩子怎会有如此暴力?
“是不是你爸妈经常这样打你?”经验丰富的园长强忍着怒气轻声询问。
他点头。
打电话叫来他妈妈,那个皮肤粗糙、眼神黯淡的女人不分青红皂白,上手就要打。
那是个不知有没有30岁的女人,头发乱蓬蓬的,眼角已有明显的褶皱,眉头似乎永远舒展不开,怀里抱着一个刚刚学会说话的孩子。
小孩子伸出脏脏的小手,递给男孩一个糖,“给你,哥哥,别哭……”
只是,可怜的孩子,怎能不哭?
在与其他家长的交流中,我们得知,除却自身经常被打得鼻青脸肿的命运,小小的他还不得不面对父母争执摔打的场面,幼小的心灵怎能负荷得了?
他易怒,是因为他有一对易怒的父母。他暴力,是因为他有一个更暴戾的母亲。他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他父母最真实的样子。
平日我们如若留心观察,就会发现很多孩子不知不觉中长成了父母的模样,ta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一颦一笑,似乎就是缩小版的父(母)亲,ta的身上有深深的原生家庭的烙印。
孩子是镜子,投射出父母最渴望的模样
当记者多年的朋友栗子,最近辞职了。看着她朋友圈的状态,有说不出的愉悦。
“原来我最想要的,是内心的安稳与平和,而非无休止的奔波。每天和太阳一同起床,看孩子练瑜伽学舞蹈,我感到无比的幸福。”
我不解。记者不是她最喜欢的职业吗?曾经的她为了留在报社拼尽了全力,拼命读专业书籍、拼命约采访、拼命写稿子。
我把疑问甩给她。
她发来长长的语音,“我从小就立下的宏图大志——成为一名优秀的记者。曾经我也以为记者是我最喜欢的职业,为了实现梦想,我也付出了很多。但在这个过程中,我没有得到半点儿快乐。我很疑惑。后来我有了女儿,在她三岁时,我就迫不及待的送她去学跳舞。”
“我突然想起母亲在我耳边唱,小记者乐哈哈,背着相机走天涯。我突然记得当初因经济条件有限不得不放弃的舞蹈学习。我突然明白,原来我一直在为母亲的梦想而努力。我突然意识到我不自觉的把自己的愿望寄托在孩子身上。”
还好栗子及时觉悟,从孩子身上看到了自己隐逸的愿望。
有多少父母,年轻时,由于种种限制或者自身懒惰,壮志未酬、梦想搁置,于是便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对孩子有了更高的期待,渴望他们代己圆梦,飞黄腾达、光宗耀祖。他们潜意识里认为孩子是其生命的延续,是实现其想象中功能价值的“它”。
以孩子为镜子,活出最好的自己
古语说得好,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而作为普通的父母,以孩子为镜,我们可以看到最真实、最想成为的那个自己。
孩子暴躁,可能父母脾气也不好;孩子小气,可能父母也不够大方;孩子撒谎,可能父母也不怎么诚实……当孩子出现我们不喜欢的特点时,我们是不是应该反思:ta有这样的表现,是否是我给了ta明确的示范,给了ta活生生的“榜样”?
身教甚于言传。如果我们能以自己喜欢的样子,展示给模仿力超强的孩子,还愁ta长不成我们喜欢的模样吗?
我们想让孩子温和,不妨自己先学会和善;我们想让孩子大度,不妨自己先放弃小肚鸡肠;我们想让孩子好学,不妨自己先拾起书本……
纪伯伦说:“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他们是生命渴望自身的儿女。”
我们能做的只是指引,而非控制。我们应该尊重孩子是一个独立的生命,而不是父母的延续,更不是实现父母想象中功能价值的“它”。
如果在孩子身上,你看到了自己最想成为的模样,那为何不去尝试不去努力,成为最想成为的那个自己呢?
用逼迫孩子练舞的时间,报个培训班;用强迫孩子看书的时间,阅读写字;用蛊惑孩子弹琴的时间,用心琢磨乐谱和指法……
当你把梦想寄托在自己身上,当你的身上有满满的能量,还用担心孩子不能自由生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