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家乡

(三)乡土上的女人们

俗话说:一方水土,一方人,一碗米饭养出百样人,这句用在生活在这片乡土上的家乡人身上,恰到好处。同一片土地不同的村庄,民风都有所不同。同一个村庄里不同的家庭家风的差异性很大,从群体到个体都有交错性的影响。而家庭中母亲的这个角色,或多或少地影响着三代人的格局与思想。

家乡的早晨

乡亲们受几千年重男轻女传统思想的影响,使得女孩在家庭中的地位也略低一点,从而练就了农村女性的勤俭丶质朴丶能干和超强的吃苦耐劳精神。在我们这一代,特别突出,尤其是长女,除了帮父母干各种家务和农活,还得照顾弟妹。而通过自身的努力走出农门的长女,不管是否出嫁成家,都得帮扶丶贴补娘家,这在农村是思空见惯的事。很多长女在人到中年后,回想过往,也有说不尽的辛酸。

从我们村走出的姑娘们几乎个个都是凭着勤奋借着智慧成为持家好手,没有听说生活得很差的,都练就了能说肯干机敏的处事能力,好学上进的品格。因为从母亲那里秉承了良好的家风,摒弃了因贫穷时形成的自私和懦弱。外嫁来的姑娘们受勤劳的婆婆影响,也练就了勤劳持家的良好家风。曾经和湾里不怎么会干农活的媳妇们聊天,问她们现在怎么可以把家里田里地里的活计干得这么利索,她们打趣地说:遇到这么勤劳的婆婆,想不干好活都难。

我们的父母辈和我们这一代人的思想,可以说是不同时代的进化,而我们村人的勤劳与自私同邻村的庸懒与大格局形式了鲜明的对比。

回家的第三天,在我们村和另一村的村口发生了一起骑摩托车摔伤的意外自伤事故。因为安全意识的淡薄,两人都未戴头盔,导致其中一人头部重伤,到我回程的那一天,她还在重症监护室都没完全苏醒过来。离事发当天时间已过去一周了,

那天上午,我与母亲摘完一块地的棉花,吃过午饭,母女二人便推着三轮车去村口的小卖部农资收购点卖,时间大约是十二点十分左右。正到小店门口,便听小店门口的乡邻们说:出事了,出事了,周学途湾的爹爹骑摩托车把自家儿媳摔伤了,头上丶脸上丶地上都是血。有人问:摔得怎么样?有女声回话道:摔得不轻,在路上不省人事,可能会出人命,我不敢走近看。我听闻后,放下了和母亲推的三轮车,余光扫过店里,两桌打牌的男人们依旧娱乐着,似乎这世上的人命都与他们不相干,也不确定是否有村干部。但一种直觉地使然让我毫不犹豫地向村口的上坡走去,自觉应该不会是小事。走过坡道上已到平坦快拐弯的地方,只见三五成群的妇人们正喳喳呼呼地议论着,离她们约五十米距离的地方平躺着满头满脸血的妇人,额头前鼓出三岁孩子拳头那么大一个血包,从右侧脑部及耳根后面还在往外流血,地上还有一大片血渍。右边是位六十多岁的女老人托着头,左边男老人一只手肘托住后脖,一只手掐住人中,嘴里轻唤着受伤女人的名字,和她说两孩子离不了她,你可千万不要走离开我们等话语,偶尔能听见受伤妇人的哼哼声。初步判断,她已进入昏迷状态。而老人也脸上丶手上都是伤,眼睑上一大片於青,从被摔破的衣裤里可以看见膝盖和腿脚上都有伤。

据后来了解,那两位老人是伤者的公公和婆婆,儿媳被自己妈妈叫回娘家帮忙收稻谷。公公喝了酒,快七十岁高龄的公公骑摩托接儿媳回家给嗷嗷待乳的小孙子喂奶,说是上坡后没坐稳,从后座上摔下来了。估计骑摩托车的公公速度也很快。

我急步上前问道:打120急救电话了吗?男老人说:书记打了。我:打了多久?他:大概20分钟。我想镇上到这儿应该也快了,但没听到半点救护车的声。于是我打了电话催促,镇上救护站说出发了。我只能催那边快点,人伤得很重,已经不省人事了。话音还没落完,镇那边接线护士不耐烦地挂了电话。我又仔细地查看了一下伤情,伤者右耳还在不停冒血,得想法止血。再次拿起电话打120,那边问哪里救护?我告诉了地址,接线的护士不满地说:不是去了吗?不要再催了。我大声而严肃地说:救护车不知几时能到,伤者脑部还在大量流血,请你告诉我简单的急救和止血方法。她:不能动伤者,要平躺着,用干的干净毛巾按压出血伤口。我:好的,谢谢!挂了电话,马上对村路旁路边几户人家喊到:赶紧给我干的干净毛巾止血。很快有人响应,那几户人家都各自去找毛巾,约两分钟的时间间隔着丢了两条毛巾给我。拿了毛巾叠平,找准出血点,按压包住。虽然是秋天,由于是中午,温度还是很高的,我很快就开始渗汗。不多会有位年龄比我母亲还大的乡邻为我们撑了一把伞,帮我们遮太阳。这期间,伤者有一次呕吐,吐出的是大团血块,跟着一起吐出的是食物。她的婆婆用另一条毛巾帮她处理擦拭。此刻还是之前围观的距离的人群也越聚越多,我的母亲后面赶来也和她们站在一起远远地看着。她们大声叽叽喳喳地议论着,不时有指责伤者公公的声音入耳,很是吵闹。

其中一位妇人大声道:一大把年纪了还骑那么快干什么,把人伤得这么重!她那个妈真是的,割那么点稻子还喊女儿回家帮忙!我直面着两位长者伤心丶焦急丶难受丶内疚的表情,不禁侧过面去大声的喝到:事已至此,不要再指责了,谁也不想。

这当中,我问了旁人书记在哪里,约过了十分钟,看见村书记在用大树枝拦路上前后过往地车辆,并让旁人协助帮忙。

过了一会儿,救护车从这条村子的另一端的坡上冒了影子,随之而来的是微小的救护车声,你无法想象救护车在农村水泥路上不急不缓的行驶速度,给生命垂危伤者的亲人所带来的焦急心境上的煎熬。

此时离事发已过去了整整五十分钟,听到救护车声,婆婆同公公商量着谁陪同去医院,谁回家拿钱交医药费,最后商定了婆婆陪同去医院。救护车行驶至我们近旁,医护人员简短地寻问了伤者家属伤者的情况后,便放下担架把伤者抬到了救护车上。随之婆婆上了车,公公瘸拐着腿正准备反向走回去,众人看公公也伤得不轻,都说道:你也要跟着去看看丶检查检查,他说,没事没事,我只是皮外伤,两个人住进医院,如何得了!再说我要回家拿医药费。这时从围过来的人群里走出一位穿得齐整的中年男老乡说,我已经准备好了钱和你们一起去,众人便把公公拉抬上了车。救护车上约有七人,司机关了后车门,人们的目光送着载着伤者和对生命的希望缓缓离去。

在等待的这后面的时间段里,伤者同村的人也来了不少,拿钱跟去医院的那位同乡也是那会儿来的。她们村里的那拨人在商议着分配帮忙收割稻谷和家务,听说她家今天请了大型收割机正在田里割稻谷。

四天后我去舅妈家串门,在回家的途中经过伤者的村子她家的门口,看见她的公公拄着拐棍正忙着农活,坐在她家门的一位年长的同村妇人拉看着一位几岁的孩子,另一位年轻的少妇抱着才几个月的婴儿,坐在家门口哄着她家两位年幼的孩子。我和我妈简短地和她的公公了解了她在医院的近况,仍未醒来。帮忙带孩子的是同村人和伤者的嫂子,她俩说孩子很乖,也不怎么哭闹,每天喂奶粉和米糊。而她们经常在孩子哭闹时拿妈妈的照片给孩子看,便不再哭闹。为了让伤者早日醒来,又录了孩子的声音放在她妈妈耳旁听。可怜的孩子,似乎有与母亲之间有了某种彼此打气的感应。

他们村在我们这个大队是出了名的团结互助,后来在回家途中听我妈说:在出事后,她们村的人除了打电话给伤者的老公及亲人外,还都一起安排了她家所有的事务。有人拿钱跟着一起去,有些人帮忙去她家田里把收割机收割好的稻谷收拾回家,有人帮忙去家里照两个年幼的孩子,她们村里人井然有序的尽力帮着这家人度过目前的难关。我妈说这些时眼里透着光,无比羡慕。:并且补充一句:她们村的人多好啊,不管是自家的,还是村里的有什么样的大小事都会彼此商量着来,从不吵架。而我们村的很多人总想便宜占尽,很多人都只想着自己家好就行。

想想我们村里发生的很多事,的确如些!发生这么大的事,和我妈同一辈的人,她们村的人帮忙,事故事发地的村人也来帮忙,而处在中间我们村的女人们都只是看客,男人们都忙自己的事,该聚众打牌的打牌,该忙自家事的忙自家事,连看一眼的都没有。在农忙时都只想着自己,总因为这样那样的小事各不相让,而闹予盾吵架。

而年轻的我们这一代走出来看世界的人,并没有受她们的影响,听着她们因鸡毛蒜皮不值一起的小事而斤斤计较时,只能听着加以劝阻。有见识的年轻人们聚在一起时嘻嘻哈哈聊着各自在外打拼的生活经历,好不欢乐。

随着城市化的建设加快,也因家乡这块贫瘠的土地上已无法满足现今社会物欲的需求,六十丶七十丶八十年代出生的我们凭借着勤劳与智慧大部分走出了家乡的这片土地,分布落户在祖国不同的城市安家立业。如我们这般年龄的人,在外没有家业和没有迁出的也不过十多户人家。青壮年也几乎全部出门务工添收,过年才回家。留守耕种的大部分是六七十岁老人,和因孩子读书需陪读的妇人,也是这片土地的耕种大户,一般是一家种着几家的田地,以此来增收,改善家境。而事实上由于高价的农资,再加上种田看天吃饭,能有好收益的时候不多。

虽常住人口不多,但村庄还算齐整。因大部分外迁户只要父母健在的,都会在自家宅基地上修建一栋两层的楼房,有老人在家的就一两位老人守着房子,没有老人在家的空置一丶两年也是有的事。外迁的人,在城里住久了乘着节假日偶尔带上一家老少小住一下,调剂一下繁忙而紧张的生活。这些大部分空置的房子,有的是自己想建的,有的是父母为了面子,和儿女商量着建的。

这次回到家乡,虽看见了秋天稻田里的金黄,也看见了无人耕种被废弃的田地里茂盛而翠绿的野草间开放着各色的野花,虽美却不合时宜。


在家某天的上午,站在棉花地采着棉花时,产生了无限的遐想与思考:看着含蕊半遮面绽放着粉红和淡黄的互相辉映的棉花花朵,结实后奋力争脱棉盘束缚的白棉花,感念棉花一株植物在短暂生中命过程为我们人类带来的美好。幼苗时静默地享受着大地的恩赐和人类施弄给予,待到花开时,绽放纷呈的色彩,没有妖娆和艳丽,所有的花的颜色都恰到好处的把持得刚刚好,尤如正值不施粉黛而美得刚刚好的美少女,优雅而淡然。棉球,结实受果壳的保护,经时日的等待饱涨后,脱壳而出的棉胎的纯净,受阳光的眷顾越发地松软雪白,以自身纯洁的傲姿欢悦地看着自然与季节的变幻,正如不受尘染步入中年的优雅妇人。尽其一生,把最美好的一面绽放人间,又有谁知道在这个过程中它与根径丶树干丶树丫和棉叶之前,经历了多少纠缠与争斗?!才有了赋予人间的美好与温暖。

人生如棉,人性本善,又有多少人经受住了尘世的纷扰?如棉般优雅而又尽其一生温暖着这个世界!

      尾声:最后以一首《棉花颂》献给曾经生活在这片乡土上的女人们。她们努力挣脱世俗的束缚,尽其一生在自己的天地里,如棉般努人奋发向上而优雅的生活。

棉花纯洁高雅的美


                    棉花颂

      株植天地间,枝丫次第长。

        花开出芙蓉,结实如青弹。

        一盘托白雪,剥离难相见。

        禾燃命已尽,棉暖满人间。

我热爱着家乡的这片土地,但随着岁月的流逝,我们终将愈行愈远,直至不知归期是何期!而我的父老乡亲们的身影,也会慢慢从记忆中褪去,留在我生命中陪伴我一生的也只有父母的骨血。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6,039评论 6 49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2,223评论 3 39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1,916评论 0 351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009评论 1 291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030评论 6 38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011评论 1 29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934评论 3 416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754评论 0 271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202评论 1 309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433评论 2 33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590评论 1 34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321评论 5 34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917评论 3 32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568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738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583评论 2 368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482评论 2 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