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可以让我吃一口吗?
“你的零食可以让妈妈吃一口吗?”
起初他显得有些犹豫,我就会告诉他乐于分享的人才是好孩子,否则就是自私的人。只有4岁懵懵懂懂的他估计听懂了好孩子三个字,几次这样的洗脑教育后,他终于愿意主动将手里的食物递过来与我分享,当然每次我都会说“不吃啦,妈妈逗你玩的,你吃吧”,同时不忘摸摸他头,夸他是个乐于分享的好孩子。我想着谁会真的和一个小孩子抢东西吃呢?
这真是个让人乐此不疲的问题。
我总是在他吃东西的时候用这一招逗他,一来觉得这能让他明白分享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二来听到他的回答时我会有一种成就感,作为妈妈能让孩子学会分享当然是一件很骄傲的事情!不光如此,我还沾沾自喜地把这个当做成功教育案例分享给身边的宝妈们。
[ 2 ]套路走偏的一天
直到有一天,我像往常一样逗他,“可以让妈妈吃一口吗?”他笑嘻嘻地把冰淇淋递过来,这次我真的咬了一口,很小的一口而已,他竟然当场嚎啕大哭,边抽抽边用伤心得不能自已断断续续的声音责怪我,“妈妈你很坏!你骗了我的冰淇淋!”
当时在一旁的大人看他为一个冰淇淋很认真哭的样子都忍不住笑了,当然我也在笑,但我脑中的思绪却不受控制地翻腾。只是一个小小冰淇淋,却不能得到自己孩子的分享。虽然他只是个孩子,但心里还是有种说不出的小失落。或许是我太自信,以为自己这样的引导真的让他学会了我认为很重要的道理。对,我就是以为我的套路奏效了。
晚上睡觉之前我问他,为什么白天我只是吃了一口他的冰淇淋他就哭得那么伤心,平时妈妈给你说关于好孩子要分享的小故事,和给你买了很多好吃的这些事你不都记得了么?他的回答让我有些恍惚。“平时妈妈你问我,我都会把好吃的给你,但你都不吃。我以为就应该是这样的,所以你咬了我的冰淇淋我很生气。”
自以为用玩笑教会了孩子分享,却不知所谓的玩笑会让他习惯谎言。
[ 3 ]再小的孩子都是独立个体
如果你也问过孩子能不能让我吃一口这类问题,当他愿意把食物与你分享时,真的吃一口很难吗?如果难,请不要再问孩子用实际行动也得不到答案的问题。
这就是父母给孩子设置的一个老套路,当他们按照你的套路走真正想与你分享的时候,你却拒绝了,那么总有一天他会离你预期的路线越来越远,甚至还以套路。
再小的孩子都是独立个体,小小的他们已经有了构建三观的能力。比起大人,他们才是最懂得察言观色,最会模仿的人。
正如当他犯错,看到你皱起的眉头时,他就知道你因为这件事生气了,也会担心自己是否会受到处罚。所以他会向你撒娇,向你要一个原谅。他能感受到你情绪的变化,带着那一点小小的心眼希望通过别的事情弥补一下,以至于不会受到惩罚,这就是孩子的察言观色。同时他们又是模仿大咖,大人的一切行为言语他们都会看在眼里,然后反映在行动中。
看到路上乞讨的人,有人会说,“如果你不好好读书,看到那个脏脏的乞丐了吗?你会变得跟他一样。”如果按照常规套路走,一脸嫌弃的妈妈会得到的是她想看到的,孩子同样充满嫌弃鄙夷的眼神。这样的言语能不能让孩子真的如她所愿成才不得而知,但她教会的一定是孩子对于某些弱势群体的厌恶。另一些母亲会握着孩子的手问他,“努力学习知识,长大后就能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你愿意和妈妈一起做这些事情吗?”一些小小的熏陶,可能会让他离努力和善良更近一步。
在孩子心智独立之前,大人走的每一步路,留下的每一个脚印都是他们追寻远方的指引。
所以,有些套路,请别用在孩子身上。有些玩笑,请别随意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