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初心笔绘实干卷:新时代党员干部的三重修炼

       中共中央6月13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座谈会,纪念陈云同志诞辰12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我们要认真学习运用,结合实际发扬光大,在新时代新征程锐意进取、埋头苦干,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不懈奋斗。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新时代的号角已然吹响,对党员干部也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此时,争做锐意进取、埋头苦干的党员干部,成为顺应时代发展、推动事业前行的必然选择,关乎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成败,关乎人民群众的幸福安康。

       坚守初心使命,厚植 “俯首甘为孺子牛” 的为民情怀。“些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初心使命是党员干部的精神灯塔,照亮前行之路。从嘉兴南湖的小小红船到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党始终将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扛在肩头。新时代的党员干部,应时刻牢记初心使命,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深入基层,走进田间地头、社区街巷,倾听群众的家长里短,了解他们的柴米油盐之忧。无论是改善偏远山区的教育条件,让孩子们能在明亮教室中追逐梦想;还是提升农村医疗卫生水平,使乡亲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医疗服务,都需用心去谋划、用力去落实。以百姓之心为心,将人民的每一件小事都当作自己的大事,在点滴行动中厚植为民情怀,用实际行动诠释 “人民至上” 的深刻内涵

       勇于攻坚克难,砥砺 “不破楼兰终不还” 的坚韧意志。“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前进的道路从来不会一帆风顺,新时代更是充满了各种风险挑战。从科技创新领域突破 “卡脖子” 技术难题,到深化改革过程中打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从生态环境保护中啃下污染防治的 “硬骨头”,到乡村振兴里攻克产业发展的难关,无一不需要党员干部具备攻坚克难的勇气与坚韧不拔的意志。面对困难,不能畏缩不前、推诿扯皮,而要挺身而出、迎难而上。像脱贫攻坚战场上的众多干部,扎根贫困地区,历经无数挫折与汗水,最终带领群众拔掉穷根、迈向小康。在困境中磨砺,在挑战中成长,以 “不破楼兰终不还” 的决心,一锤接着一锤敲,一茬接着一茬干,将困难踩在脚下,把胜利揽入怀中,为事业发展开辟出康庄大道。

       锐意开拓创新,展现 “敢教日月换新天” 的奋进姿态。“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创新是时代发展的动力引擎,是事业进步的必由之路。在当今这个科技日新月异、信息瞬息万变的时代,因循守旧、墨守成规必将被淘汰。党员干部要敢于突破传统思维定式,勇于尝试新方法、新模式。在数字化转型浪潮中,积极探索政府治理的数字化变革,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在文化发展领域,创新文化传播方式,借助新媒体平台让传统文化绽放新魅力。以 “敢为人先” 的魄力,大胆闯、大胆试,不断开拓新思路、创造新业绩。以 “敢教日月换新天” 的奋进姿态,在创新的赛道上一路疾驰,为党和国家事业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