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几个关于咬文嚼字的悖论
大年初一,就面临抉择的问题,当然这抉择不是工作上的,居多的考量因素让我备受困扰,这实在有些考验我的承受力。随着年纪的增长,做每一个决定都变得尤为慎重,因为错了就意味着时间的浪费,注意力的浪费,这笔最宝贵的资源浪费了可真会让人心疼。
受困扰,是因为在向左向右权衡利弊,左右利弊中间千丝万缕的关系产生难以选择的矛盾。
坐在房间里,想了四小时,没想清楚。
正发愁的时候,朋友打电话说,有篇文章需要我仔细看看。文章是王烁先生写的《自相矛盾才有第一等智慧》,光是这个标题就戳中了我的痛点。
读书最大的乐趣莫过于颠覆已有的观念。这篇文章着实更新了我对矛盾的认知。
文中讲了几个很有意思的悖论:
现代社会重视多元,主张宽容。这本来很好,但推到极处,问题来了:对于不宽容,要不要宽容?这是一个悖论:如果回答“要”,那么对不宽容的宽容,导向不宽容;如果回答“不要”,那么对不宽容的不宽容,也是一种不宽容。无论“要”还是“不要”,一致性在哪里?
了解思想史的话,对这一悖论不应感到陌生。它与经典的说谎者悖论如出一辙。“我在说谎。” 这句话是不是谎言?同样,如果说它是谎言,那它是实话;如果说它是实话,那它是谎言。
村里只有一位理发师,只给那些不给自己刮胡子的村民刮胡子,那么,他给不给自己刮胡子?如果他不给自己刮胡子,那么他就得给自己刮胡子;如果他给自己刮胡子,那么他就不能给自己刮胡子。
这些悖论看起来真像咬文嚼字的文字游戏,反正读的时候我是读了好几遍,但仔细一想,这真的是咬文嚼字吗。当热不是。
那么我们有能力解决这些矛盾,并且维持其一致性,并给出一个标准答案吗?
回答是“否定”的。
回归生活,很多时候我们说过的话是不是很多的自相矛盾,甚至于“打脸”。可是有办法彻底解决这些矛盾吗?
斯坦福大学心理教授麦克尼格尔认为,每个人的脑子里都存在多个自我,有时候是及时行乐,贪图享受的自己,有时候是踏实行动,坚定目标的自己,有时候活在情绪下的自己,有时候是一个理智的自己……
根据美国心理学研究协会统计,每个人平均每天要做227个决定,每个决定多面的自我都在斗争,我们经常活在自我的矛盾中。
跟悖论的答案一样,我们根本没有无法给自己一个标准答案,因为这矛盾无法被解决。
孩提时代,我们的世界里够简单,年纪增长,智识的丰富,接触的世界变得越来越复杂,就像毛线一样,一小段毛线虽然会打结,但是很容易解开,可是一大捆毛线缠绕在一起,毛线的结就很难解开。
那这个结是解还是不解呢?或许允许这个结存在才是最好的选择,如果需要织毛线衣,重新买一个来得更加方便。这便是成长的意义:
成长是大脑变得越来越复杂,矛盾会越来越多,它的目的不是为了彻底地消灭矛盾,而是允许矛盾的存在。
—贰—
青春期里一个相似的矛盾
对于爱情的憧憬和害怕是青春期共同的矛盾。谈恋爱的人觉得谈恋爱会影响工作学习,影响心情,不谈恋爱的时候觉得孤单,想找个人陪,但又害怕受伤害。如同城外的人想去城里看看,城里的人想跑出城外瞅瞅。有没有方法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呢?
谈恋爱本身就是毫不相干的两个人要共同生活,你想彻底解决矛盾,告诉对方,你一定要好好爱我,不能给我带来一点儿坏心情,可能吗?这根本不可能的。那就不谈恋爱了吗?这就好像喝水烫过,再也不喝水了。显得有些不明智。
昨天朋友跟我说起他的一些陈年往事,他说二十四岁以前,也许是年少不懂事,在这个矛盾上摔得跟头比较大。脑子里常常存在矛盾,想忘记过去却不可能忘掉,可是不忘掉有些时候想起也会难受,再想起的时候又告诉自己不能去想,于是又想彻底忘记,这种纠结呀真是折煞人。可后来,随着学习地深入,突然发现这个矛盾好像不那么明显了。
他称之为“放下”,我却觉得这是一种成长,因为他允许矛盾的存在,而不是去彻底消灭它。
两人在一起,甜蜜的时候,想要继续生活,吵架的时候,想要分开生活,这何尝不是一对矛盾呢?
那又该如何呢?
—叁—
如何检验个人成长和智商
美国小说家菲兹杰拉德(F. Scott Fitzgerald)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说:“检验一流智商的标准,就是看能不能在头脑中同时存在两种相反的想法,而且还能保持正常行事的能力。”
现在可以回答刚刚的问题呢。允许继续和分开生活矛盾同时存在,但是仍然会做正确的行动,比如说甜蜜的时候不麻醉,而是关注自我和鼓励对方的成长,伤心的时候不情绪化,低头认错认真沟通出现的问题。
而不是冷战,甚至做出有违道德的不正确行为。
越是学习,越是感觉无知,因为越来越复杂。我们的认知和观念会随之改变,带来了甚至前后完全相反的观点,可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
正如《消费心理学》说的一样:
“有创造力的人没有单一的风格,既可以是修士也可以是唐璜,惟一共通的地方就是复杂:同时拥有相互矛盾的两个极端,并在两者之间自如转换”。
自然选择不会是单细胞的生物,而是选择食物链上更高消费级的生物。适者生存的法则是适应简单走向适应复杂的法则。
对于多个自我斗争的人类同样也适用。
对矛盾的存在感到无力的人终究普通,而在矛盾的两个端点中切换自如的人,必定是创造力的来源。
这是新年的第一个收获,比我妈给我2000块钱的红包更值钱啊(我妈看见了会伤心的~)。
不要害怕矛盾,更不要想着彻底去消灭它,需要做的是允许它的存在,接受它的存在,同时为了能在两种相反观点的中间,正确地流转行动,需要不断提高智识,不断地成长,适应复杂多变的未来社会。
参考文献:
【1】菲兹杰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
【2】麦克尼格尔,《自控力》
【3】迈克尔·所罗门,杨晓燕,《消费心理学》
【4】王烁,《自相矛盾才有第一等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