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曾先生生活在一起之后就是各种磨合。之前觉得不可调和的矛盾之一就是我是急性子,他是慢性子。就比如说吧,早上刷牙洗脸,我只要5分钟就搞定了,曾博得10分钟。叠被子,晒衣服,我总是匆匆忙忙的把东西收拾起来堆在那里,曾先生呢,慢慢悠悠的,然后把衣服弄的平平整整,被子叠的方方正正。整个看起来调调都不一样了,生活感立显。
其实这些只是一些小小的细节,小细节放到工作和学习研究上那就是大大的不同。已经有很多理论来研究慢工出细活这一道理,而我接下来呢,就从心态上来对“慢与快”这个问题进行一下深入分析。
(此时我想到了之前看过的一本书《思考,快与慢》,有必要再重新看一下了)
心态快与慢
通常说的心态决定行动,这个说法确实是非常有道理的。自己便是这样,心态总是处于急匆匆的状态,希望一口气把事情做完,一口气吃成胖子。所以做事情的时候总是急躁,给自己太少的时间去分析清楚做一件事情需要在哪些点上进行全盘考虑。
心态慢并不是说拖延。而是能够在一个稳定的心态下把事情做得更靠谱,更有深度。心态的慢,是知道自己要达到怎样的高度以后的不紧张。再以曾博为例,博士期间一心要发牛逼的论文,以至于前两年深受煎熬而没有发出来论文,但是由于自己给自己定了一个比较高大上的目标,并且知道要达成这个目标必须经过千般锤炼万般打击,所以才可以不断的用高标准来要求自己。这种慢心态基于以下几点:
1.为自己设定了高的标准,对自己要做的事情有充分的认识和把握;
2.能够给定一个时间节点,这个节点是有效并且合理的,不至于造成拖延,又不至于因为时间不够而粗制滥造;
3.坚持做下去,曾博有一个特点就是心态比较专注,说的不好听点就是脑子比较简单,对于与自己目标无关的事情充耳不闻,所以一天除了吃喝睡觉,就是在研究他的算法模型,日积月累,自然有所收获。
行动快与慢
行动即是指执行,执行的快慢会影响结果和进度。现在的我看来,行动快慢受几个条件的约束:
1.拥有多少时间去做这件事情?
一件事情做的好坏,往往和有多少时间做这个事情密切相关。时间一方面用来思考,另一方面用来行动。
2.这件事情想做到多好?
3.是否真心想做这件事情?
4.这件事情重要么?
通过对以上四点的回答,可以非常清楚的让你在选择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更好的分配精力,做足准备,做细细节,做好回复和回答。
总之一句话,慢并不是坏事,关键是要在慢中学会为快做好准备。磨刀不误砍柴工即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