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朵火焰
一直以来就喜欢看文艺片,如果说情节、特效支撑的商业大片带给人以冲浪般的快感,那文艺片就似那轻轻的暗流,直抵你的内心,掀起思想的惊涛骇浪。《无问西东》是我这几年看的文艺片里最好看的电影,不是惯常意义的好看,是叩问自己和重建自己的好看。
看完《芳华》,我的内心是压抑的,我不知道好人为什么要做好人,如果被世界恶意地对待,那善行有什么意义?看完《无问西东》,我是激动的,我又知道了人为什么要做好人,因为善良的德行是可以被传承的。
《无问西东》本是为了纪念清华百年诞辰而拍摄。它本质上讲的是大学精神的传承:一代一代清华人在迷茫的年少时期,被引导去叩问内心,做出适合自己的、真正想要去做的选择,不顾时代浪潮,不顾他人言语,不顾世俗评价,立德立言,无问西东。而这些人成长后,又用自己的方式,去给予下一代人同样的精神滋养,把真正的大学精神,传承下去。他们不是愤世嫉俗者,也不是清谈误国的人,他们睿智、儒雅、有怜悯之心,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知识分子的力量和济世情怀。
这就是我梦想中大学的样子。为我们建立信仰,确立生活目标和方向,最重要的是,带我们认识自己。
《无问西东》告诉了我们什么样的学校是好的学校。
1. 不一定要有高大上的硬件设施
时局艰难,为“不绝国家弦诵之音”,三大名校(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南迁昆明,成立西南联合大学。抗战时期,经费缺少,联大办学条件是非常简陋的。当时联大校园的设计者是梁思成、林徽因夫妇。设计蓝图一变再变,从楼房变成了平房,从砖墙变成土房。只有图书馆屋顶使用了青瓦,教室、实验室使用铁皮,宿舍屋顶一律茅草。后来经济条件愈发困难,学校为了维持运转,无奈只好把铁皮房顶卖掉,改成了稻草房顶。每次下雨时,教室漏雨很厉害,大家只好打着伞上课。
影片中“静坐听雨”的桥段是真实的,原型是清华经济系导师陈岱孙。在西南联大学习时,物质条件很差,下雨的时候,雨点打在铁皮上“叮叮当当”地响,老师们讲课时要提着嗓门喊。一次,经济系教授陈岱孙上课时,因雨声太大,学生根本听不到教师讲课,陈教授无奈便在黑板上写了“静坐听雨”,并笑称“正所谓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静坐听雨中沈光耀(王力宏 饰)推开窗户,却有师生无惧风雨,一直在操场跑操。几乎是纯写意的一个镜头,却让人品到了凄美与诗意。
在联大,学生们把混着砂石、粳壳子、稗子、耗子屎的饭称为“八宝饭”。
汪曾祺在《联大忆旧——泡茶馆》里说到当时联大没有开水喝,不上课时,学生就跑进昆明城喝茶。说是茶馆,其实大多是昆明城内的住户,在自己小院摆起一个小桌子,烧上一壶开水,以很便宜的价钱,让学生在这里看书。学生们就在那里学习讨论,直到深夜。
课本也是稀缺货,几乎没人买得起原文课本。图书馆的书又有限,常常出现几百人借几本书的情况。实在借不到,学生们只好用传抄。但联大学生毕业后都两手空空,不会有课本保存下来。因为他们的书早就转让给下一届学弟学妹,各个年级都流传着好几年前的手抄课本。
电影中,完美诠释了联大精神的片段就是师生们在在战火纷飞中上课的情景。轰炸机经过,就得往防空洞里躲,但即使在防空洞里,依然有老师指着恐龙化石,一丝不苟地讲解;吴岭澜教授(陈楚生 饰)在洞外给学生讲泰戈尔的诗;炮火声中老师淡定地讲着黑格尔哲学理论……
西南联大这一段拍得特别好。就那这容不下一张书桌的年代,他们求知若渴,那是最美的学习态度,是大学最好的硬件设施。
2 .一定要有好的老师
最早接触到西南联合大学,是在汪曾祺写的《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里面讲述了沈从文先生给自己上写作课的情景,让人倍生向往。特别是了解到无学历、无学术著作的沈从文先生还是学校特意聘请来的,不禁为学校的决策者而叹服。当时,西南联大的教员,大多都是留学欧美名校归来的名师,再差也是北大、清华等国内顶级学府毕业,并已在学术界取得显赫成就的人。面对世人的质疑,梅贻琦说:“我看的是才华。”唯才是举——这就是西南联大的用人标准。
“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得主何兆武说:“1939年,我在西南联大入学那年,学校又干了一件震动全国的大事,聘请钱钟书、华罗庚、许宝騄当了正教授。那一年,这三位先生都只有28岁。”就因为唯才是举和尊重教授,西南联大才成为大师们的“向往之所”。在最艰苦的抗日战争时期,这里云集了当时中国各领域的泰斗,先后在此任教的专家教授有300余人。
西南联大大师云集,从文学院教师名单便可见一斑。北大哲学系教授黄枬森,曾撰文回忆他在联大读书期间的课表:“国文老师是沈从文,英语老师是李赋宁,物理老师是吴有训,中国通史老师是吴晗,公共伦理学老师是冯友兰。我还选修了数论和《庄子》,老师分别是华罗庚和闻一多。”这样的配置,简直太奢华了。
西南联大的教授,随便举出一人,都是国宝级的人物。如陈寅恪,能用13种文字阅读,学问之博大精深,被傅斯年誉为“近三百年来一人而已”。据说他教历史,上课第一天就说:“前人讲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自己过去讲过的,我不讲。现在只讲未曾有人讲过的。”他的课,旁征博引,指点中西,内容涉及历史、宗教、语言等多方面,能完全听懂他的课的学生凤毛麟角,但却吸引了冯友兰、吴宓等教授去旁听。著名学者许渊冲说:“哈佛大学也找不到陈寅恪这样的‘四不讲’教授。”所以被誉为“教授中的教授”。
“教授责任不尽在指导学生如何读书,如何研究学问。凡能领学生做学问的教授,必能指导学生如何做人。”梅贻琦说。联大的教授们都有如此担当。
3. 自由的学术氛围
耶鲁校长理查德·莱文说过:“真正的教育,不传授任何知识与技能,而是让人拥有自由的精神、公民的责任、批判性的独立思考,及获得人生幸福的能力。”
著名翻译家赵瑞蕻先生回忆——
1939年的一天,我在教室静静看书,忽然有七八个人嚷着推门进来,一看,竟是华罗庚先生和几位学生。他们在黑板前的椅子上坐了下来,一个人拿起粉笔就在黑板上验算起来,写了许多方程式,边写边喊:“你们看,是不是这样?……”
又一个人站起来大叫:“你错了,看我的!”他走上前去,在黑板上飞快书写。
跟着,华先生一瘸一瘸地走过去说:“诸位,这不行,不是这样的……”
后来,几个人越争越烈、越吵越有劲,大约吵了半个多时辰,听见华先生说:“十二点了,先去吃点东西,我请客!”
这样的“师生争论与打擂”在联大随处可见。数理逻辑学家王浩回忆当年读书时说:“教师之间,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不论年资和地位,可以说谁也不怕谁。课堂上,学生可以直言指出教师的错误,而教师不会生气,反而对学生更加欣赏。那时,做学问的风气就是这般纯良。”
教授之间,观点争奇斗绝,蔚成风气。有一年,闻一多、游国恩和罗庸开讲《楚辞》,青年教师唐兰和彭忠铎也开了这门课,老师之间有如“摆擂台”一般,各自拿出绝活,吸引学生去听。这样的安排,不但体现了公平,而且促进了良性竞争,激发了学生的独立思考。
旁听,更是在联大蔚然成风,不仅学生可随意旁听老师的课,老师之间也互相旁听。闻一多与沈有鼎,两人同开“易经”课,经常互相旁听。旁听意味着自由选择,意味着开阔视野,意味着学术对话。
教授们讲课不拘泥于形式,想怎样讲,就怎样讲。学生也可以随意旁听其他教授的课。文学系的学子,期末的作业交一篇有着独创性见解的读书报告即可。这样的自由精神,给了像汪曾祺一样的学子极大的成长空间。汪曾祺在回忆往事时说:“我要不是读了西南联大,也许不会成为一个作家。至少不会成为一个像现在这样的作家。”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是属于西南联大的风骨。
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联大师生间真正做到了“君子和而不同,兼容并蓄”。从这里走出的中国两院院士多达171人,8人获得两弹一星功勋奖,4人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2人获得诺贝尔奖,成为中国科技发展界的中流砥柱。这里也走出了中国100多位人文大师,成为中国文化思想的基石。
现在,当我们透过《无问西东》去怀念西南联大,到底在怀念什么?
怀念所有人刻苦治学,从未放弃的坚韧意志;我们怀念自由独立的学术精神;怀念在极其刻苦的条件下,众志成城齐心协力的爱国精神。
我们苦苦追求的大学精神又是什么?
对弱势群体的同情、对社会的责任感、对真理的求知欲、对世俗的洞察力,这些才应该是被鼓励、被培养、被传承下去的大学精神。
西南联大不仅给学子与老师留下了精神上的宝藏,更给中国教育立起了一块丰碑。
作者简介:一朵火焰,这是一朵爱阅读、爱写作、爱思考,内心温暖的火焰。湖南省报告文学协会会员,岳阳市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