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明假期第一天下午,伴着清爽的春风,我出门了。
天是透明的蓝,风儿轻柔,整个世界都清澈美好。
01
我像往常一样去郊野公园散步,刚走到门口,就被一顶顶帐篷吸引了。在小河的对岸,每隔几米就有一顶,粗略数过去有七八个。
要想去对岸,要走过一座曲折的木桥,在桥上可以纵览整个河面和两岸草木,站在桥上看风景,一年四季皆在眼底。
到了对岸才发现,往东的那么一大片草地上,还有各式各样的帐篷,在门口因为角度不同,看不到这里。
大家似乎都约好了似的,都在这个时间,选择这么一片草地,每隔三五步就一个帐篷,或是一家三口简单露营,或是几个家庭聚餐烧烤,平时安静的公园,一下子变得异常热闹。
前几天还盛开的桃花杏花,如今只剩一地花瓣,树枝上已有绿色的小芽冒出来。河畔的几株垂柳已明显绿了起来,在风中轻轻摇着,倒影随着水波荡漾,像一抹翠绿的颜料在水中晕开。
谁把鹅黄染绿丝,暮烟楼观碧参差。
河边钓鱼的人也要比平日多,还有放风筝的人,选择了河边这块开阔地带。
本属于阿姨婆婆这个年纪的摘野菜队伍,今天还加入了年轻妈妈们,以及各个年龄的小宝贝。孩子们把摘野菜当成一件新鲜事,高兴地摘一小把,然后拿给妈妈或奶奶/l姥姥看,问自己摘的对不对。
大部分孩子是非常纯粹地来玩的,有的在林间的小路上滑着各自的小车追逐而过,有的在吊床上悠闲的晃着,有的和伙伴们一起研究花花草草刨坑挖土。
我在旁边走过时听到妈妈之间聊天,说,“还是得多出来,要不在家里就知道看动画片玩Ipad,不让看就闹人。”
大自然是孩子最好的玩具。
02
按照农历算,今天(2022年4月3日)是农历三月初三,又称作上巳节,在我国北方中原地区也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轩辕生”的说法。每年这一天,世界各地的华夏子孙都会去黄帝故里寻根拜祖。
“三月三”是个快乐的日子,名媛淑女,公子王孙要到郊野水边,踏青赏景,即使不是富家子弟,也会在这天凑热闹,满眼丽人,打望一下总是可以的。
所以“三月三”也叫丽人节,女儿节,中国情人节等等,各个民族都有更多不同的讲究。
《论语》有云:“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大约写的就是当时的情形。
汉族传统的上巳节,是修禊、拔禊、沐浴的日子,也有着在水边举行宴会、郊外春游的习俗,意在辟邪。
“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中,王羲之写道:“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记录得大约也是文人墨客在上巳节春游的情景。
“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
这和我们现在春游野餐的情景很相似,魏晋风流名士的春游不仅仅是赏景喝酒,还有写诗、作画。
这样比较的话,我们虽然生活水平比古人高了不知多少倍,但精神享受其实是在退化的。
我希望将来有一天,孩子们可以在这个春游的日子,拿着画板写生,或者组个小乐队表演,特长不是为了给自己增加技能,而是为了丰富人生。
我们可以通过更丰富的形式,让这样美好的日子,更加灿烂。
03
我在公园走了一圈就准备回去了,出公园门时和一对刚刚才来的母女擦肩而过。那个小妹妹穿了一件半袖T恤。
天津的气温就像过山车,今天最高温20度。
这是一个乱穿衣的季节,早晚还有些凉,所以有的人穿着毛大衣,有的人穿短袖外套,穿什么都不觉得违和。
再过半个月,等到树完全绿起来,春天就要结束了。
春天总是格外短暂。欧阳修那首《蝶恋花》中写道: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去年五一期间回东北老家,我还能买到皮夹克,而今年因为疫情关系在屋里过了整个三月,皮夹克根本没用上。
从一月份停课开始,已经整整三个月了,不知不觉2022年就过去三分之一,时间真的禁不住琢磨。
五月天有一首歌《如烟》,是阿信作词,歌词十分应景:
有没有那么一个世界/永远不天黑
星星太阳万物都/听我的指挥
月亮不忙着圆缺/春天不走远
树梢紧紧拥抱着树叶
有谁能听见
......
有没有那么一个明天/重头活一遍
让我再次感受/曾挥霍的昨天
无论生存或生活/我都不浪费
不让故事这么的后悔/有谁能听见
我不要告别......
四月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春光正好,微风不燥。
年年有四月,岁岁有春天。但是每年都是独一无二的一年,是不可重来的一年。
#齐帆齐2022年写作营 第45篇 1709字 总67219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