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了火车,我们打车来到了入住的酒店,酒店在一座叫“东方金座”的写字楼上,离西湖很近。记得2014年我们第一次来杭州时,就住在西湖附近,那时,西湖的美真是惊艳了我。记得我和妻子骑着自行车,沿着西湖大道漫无目的地穿梭,一路浓荫蔽日,一路微风习习,不时停下来欣赏美景,品尝小吃,至今想来,犹在梦中。人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此言不虚。
在酒店安顿好后,我们在附近找了一家叫“无名氏”的面馆,这是妻子在大众点评上搜到的网红店,进店一看,生意果然火爆,有限的七八张桌子,都被占得满满的。我们足足等了二十分钟,才盼来让人垂涎的特色面。面很劲道,面汤里的一大片大排肉带着酱香,又软又糯,味道很足,与面搭配得恰如其分。妻子说,这家面馆已经营了30多年了。我想,对一家小小的面馆来说,30年真是够长了,现在能撑过30年的大企业能有几家?更遑论频繁改换门庭的餐饮业了。我注意到掌勺的师傅很年轻,貌似不如我大,我想,30年前,是谁站在他的位置翻翻炒炒呢?是谁把这项谋生的手艺传给了他呢?可能是他的父亲,可能是他的师傅,也可能是另外的什么人,但不管是谁,都是一种传承,一种专一,一种坚守。因为,做面是很辛苦的,从我们踏入店门到我们离开,一直有人排队,后厨里始终一片忙碌,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能腾出时间让自己从容地吃一顿饭。况且,辛苦只是一方面,更难得的是30年来能始终迎合大众的口味,做到长盛不衰,这就不仅需要守成,更需要创新了,这家店很适合一句流行的广告词:“三十年,只做一碗面。”
吃过面,在酒店休息了一下午,天已经黑了。我们决定到绿茶餐厅吃晚饭,然后到西湖边走走。绿茶餐厅是杭州很有名的连锁餐厅,我们第一次来杭州时吃过,印象很好。其中有一道菜叫“面包诱惑”,妻子一直念念不忘,是将一个烤面包的瓤部切成方形小块,上面放一些冰激凌,用小叉子叉着面包块蘸冰激凌吃。面包的香热混合着冰激凌的凉爽,入口的感觉很特别,越嚼越觉香甜绵软。这次我们仍然点了“面包诱惑”,儿子吃得狼吞虎咽,其他的菜也都很美味、很实惠,我们三个大人一个小孩吃得饱饱的,只花了133元。
杭州的很多美食店都有一个好听的名字,比如绿茶餐厅,让人感觉很清新,而且店名的字体都是绿色的,给人健康、无油腻的感觉。还有新白鹿餐厅,与绿茶餐厅齐名,同样好吃不贵,店名也很吉祥,因为白鹿很罕见,在很多信仰中是一种神兽,据说看到了白鹿会有好运气。只是不知店名为什么在“白鹿”前加一个“新”字,可能以前有一家“白鹿餐厅”吧。
吃过晚饭,我们沿着西湖散步。天已经全黑了,无法看清西湖的全貌,只有沿岸的堤灯和湖心的画舫灯光闪烁,好似给夜晚的西湖加了一身彩装,让这个美丽的西子更显婀娜多姿。堤上的人们快乐地说着、笑着,增添了夜的温馨,虽然还有些炎热,但心已变得无比清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