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5:修炼思维
1.大脑需要断舍离
作者认为,我们不仅需要简化外界输入的信息,也要简化我们表达出来的信息,为思维腾出更多的使用空间。这一点相信每个人都很有感触,信息化时代每一秒钟都会有铺天盖地的新消息汹涌而至,当前的微博还没有刷完,朋友圈消息早就更新的一轮了,甚至是图书的出版也变得层出不穷,如果我们的大脑被这些纷纷扰扰的东西所占据,势必没有精力精心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了。
作者提出三种过滤输入的方法:
1)不要追逐当下流行或过热的信息
2)重事实信息,轻观点和结论
3)定期闭关,屏蔽外界纷扰
同时提出要培养简洁的表达能力,适度的简洁,意味着更丰富的内涵。
1)基于深入了解的“删减”:把任何不必要的东西去掉
2)基于深入了解的“浓缩”:把丰富的信息浓缩并灌注一个小容器中。
3)基于深入了解的“模式化”:找到共通的模式在现象间建立联结,并加以压缩归并。
2.迎接“灵光乍现”的时刻
1)平时做好积累
作者提出要用足够多的资料“喂养”潜意识,其实我们日常中的很多工作尤其是创造性工作的灵感都产生于日常积累,当有需要的时候意识和潜意识共同工作,产生灵感!所以要尽可能搜集原始资料。
潜意识思考的步骤:
尽可能地搜集原始资料。
重复咀嚼原始资料,构思初始创意。
终止有意识的思考,启动潜意识思考。
随时准备迎接灵光乍现的时刻的来临。
加以改造、完善,使之切实可以用!
2)关掉不可能的声音,才会有新的可能
每天抽出固定的时间或者是不定时的把自己内心那个无所不能的小人释放出来,让他自由地创造,说不定他会想出很多你意想不到的观点,漂亮的完成你觉得不可思议的工作。我就是那个天天爱做白日梦的人!
3)随机与混乱,为我们带来灵感。
一定要制造让自己感觉“混乱”的场合,当然这个混乱更多强调的是自我个性发展的时机,抛弃一切外在的要求,抓住那些稍纵即逝的感觉!灵感的产生是需要环境的!
3.将思维转化为图像
作者提出要突破工作记忆的限制,可以充分利用图像的作用,图像也参与思维的推进与创造,当然一定要根据情景选用合适的图形,比如线性流程图、循环流程图、系统动力图等。
同时作者也提到只有极少数的人能够做到周密思考原因:
1)我们总是偏好生动形象的具体事例甚于抽象的信息,即我们的思维和决策更容易受到少数特殊事件的影响。
2)证实偏见,我们总是倾向于证明一件事情是正确的。
3)每个人受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限制,必定会存在思维中的盲区。
帮助思维的两个小技巧:
1)简单的矩阵,发现更多思考的盲区
2)无线穷举,不断地扩展思维
结束语:思维方式是造成人与人之间差异的重要影响因子,但是思维方式是可以改变的,要学会经常反省自己的思维方式,同时不束缚自己的思维,给思维自由成长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