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育发起人朱永新教授在新教育课堂构造中提出十大行动。其中一项即为营造书香校园。校园即学校构成的一大部分,而每间教室则是构成校园的一大部分。因此,构造书香课堂其实就是营造书香校园的一个重要环节。
本学期六年级快乐读书吧有三篇阅读书籍。我们一起阅读。经过两个多星期的时间,我们共读了《小英雄雨来》这本小说。
我主要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师生共读。
一、坚持读书打卡
通过评比这一激励方式,激发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在班级群里进行每天的读书打卡。我们说养成一个习惯其实很简单,关键在于坚持,从最开始的一天只有几个人到后来的几十个人,这就是进步,无论读多读少,关键在于营造一种读书氛围。不仅学生读,每天晚上我也会抽出时间进行当天的阅读任务,久而久之,他们和我都慢慢养成习惯,以至于现在不用我重复读书任务他们也会自己主动去问、去坚持打卡。
二、学生展示阅读成果
阅读是一件很漫长的事,只是读一遍远远不够。因此在开始共读之后,根据其他优秀教师的经验,我利用每节课的课前五分钟进行学生展示时间。一开始是让程度比较好的组长进行每天的阅读分享,读完之后我会进行简单的点评和总结。不得不说,在这个过程中,确实发现了一些读书读的比较好的学生。
三、读书成果检测
因为《小英雄雨来》这本书属于考试范围内的书籍,因此在读完之后,习题检测不能忽视,一方面培养他们的读书习惯,另一方面也是想提高他们对于考试知识的把握,因此,在这本书读完之后,我采取了习题检测这一方式。每天由一位同学进行本篇小说相关习题的讲解。展示同学提前将所讲题目抄在纸上贴在教室里让其他学生看见,然后进行课下的查阅资料和讲解,最后在课上为我们讲解题目设计的知识。这样不仅加深学生对于全书的理解,同时也积累了他们的做题量。
营造书香课堂是一件漫长的事,同时也是需要不断坚持。刚开始可能比较难,但是慢慢改进,慢慢进步,总会越来越好。同时,我也会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思考,找到适合自己学生的阅读方式,在以后的读书过程中,要逐渐尝试共写随笔,这样可以让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提高。一切都是在尝试着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