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自己的内心藏着一条巨龙,既是苦刑,也是一种乐趣。
又是一周过去了,公众号上未发表一个字。朋友发来问候,以为我出了什么事。
事实上,我活得很好,仅仅是没有像预期的那样每天发文。
我在默默地观察,静静地思考:大众的阅读大致是很粗率的,很多的文章标题也仅仅是博人眼球。读了,索然无味,更别提有可借鉴之处,令人回味无穷的感受就更不在此列。大部分文字,压根就是用来宣泄感情,或者用来娱乐的。
我是不是也应该迎合大众的口味,无视自己的初衷,甚至为了金钱为了商业目的刻意去写一些内容大都重复、纯粹盈利性的文章,让自己名利双收呢?
现实是,我已经没有时间随波逐流了,包括生活方式、阅读方式、个人见解等,我也不愿意为了追逐名利而违背了初衷,和单纯至善的美好愿望。
我对文学的热爱,藏着一份景仰的情怀。文字不光是传递着思想,还通过文字还原了灵魂里神秘的东西。
文字携带着作者的个性,而这种个性是众人可望不可及的魅力。那些市面上重复着的没有个性的,是多少流于平庸的唱和者,所以我果断放弃了那些重复的内容。
每天练笔,很重要也很有必要。
可是更多还得需要在生活的泥淖里深一脚浅一脚地体验和感悟
,带着多少学问也弥补不了的审美力,金钱不能衡量的情感张力和生命的深层体味。
写作者原生心灵的敏锐和诗心是再高学历和渊博的知识也无法取代的。
我很希望自己能够通过这样的方式保护好这一颗赤诚之心,默默地做,稳稳地做,深沉地做,付出极大的耐心去尝尽世间百味、历尽人生高低起伏的变化,能够有所遮掩地独自生长,最后开花、结果。
过去的每一天,我发现自己以及身边人都很忧虑,不停地刷手机,看资讯。
而我作为文字的初创者,更想独辟蹊径写一点新的东西。跳出爱恨情仇、躲开文字呈现出来的思想片面。事实上是我们的试听却已被严重堵塞,身心负担大大超载。
我发现不光是我,还有周围的每一个人,都唯恐自己知道得太少,电脑、手机、报纸、电视、书籍,
连我们行走时迎面吹来的风也夹杂着各种各样声音。
我甚至一度关了朋友圈、微博、空间、跟什么隔绝起来。我没有去追《人民的名义》,因为我深知这正如八年前滕华涛导演执导的电视剧《蜗居》一样,引发话题不断,却未能给奋斗的人们带来根本性的改变。
我更乐于关上窗户做我必须要做的事,或许你我之间不能聊电视电影,但丝毫不会影响你我对彼此人格和人性上的判断。
而我的身体经过不间断的锻炼,体能却得到了提升;经过不断的练习与纠正,英语的发音愈加标准和动听;每天的书写,文字架构更漂亮……因为“清净”,我拥有了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和保持冷静。
也许,未来的日子,我还是不太会为了获得世俗意义上的东西而写文字。
我深深地知道,不停地发起同类话题的人,并不是为了你我的前途而焦虑,也不是为了你我的过往而担忧,倒极有可能是为自己孱弱的生命而绝望,于是不断地絮叨——以指责和炫耀的口气。
所以,我会努力保持对世界鲜亮的感觉,写出最原始和真实的感受,挣扎和奋斗。即使看不到花,闻到花香也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