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时代的浪潮中,工作的复杂性与挑战性与日俱增,各种新问题、新矛盾层出不穷。无论是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还是加强社会治理创新,亦或是提升民生保障水平,每一项工作都牵一发而动全身,需要我们具备多方面的能力。而在这众多能力之中,政治能力无疑占据着核心地位,堪称新时代工作的“定海神针”。它就像指南针,为我们指引前进的方向;又似压舱石,让我们在面对风浪时保持稳定。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的:“在干部干好工作所需的各种能力中,政治能力是第一位的。” 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政治能力在工作中的关键作用,为我们提供了明确的行动指南。因此,把提高政治能力作为第一要务,贯穿到思想淬炼、党性修炼、政治历练和实践锻炼全过程,是我们适应新时代要求、做好各项工作的必然选择。
筑牢思想根基,点亮政治灯塔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提高政治能力,首要在于筑牢思想根基,在思想淬炼中点亮政治灯塔。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通过深入学习这一思想,我们能够不断提高政治领悟力,深刻领会党中央精神,把握政治方向,洞察政治大势。
在学习实践中,许多单位和个人都积极探索有效的学习方式。有的组织开展“每日一学” 活动,利用工作间隙,组织干部职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论述,通过日积月累,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和掌握。有的举办专题研讨班,邀请专家学者进行深入解读,组织干部职工围绕热点难点问题展开讨论,在思想碰撞中深化认识。还有的利用线上学习平台,如 “学习强国” 等,丰富学习资源,拓宽学习渠道,让干部职工随时随地都能进行学习。通过这些学习活动,大家深刻感悟到这一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对 “国之大者” 了然于胸,更加自觉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锤炼党性品格,坚守政治初心
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加强党性修养是党员干部的终身必修课。在党性修炼过程中,我们要以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为契机,增强党性修养,坚定政治立场。党内政治生活就像一座大熔炉,党员干部置身其中,不断锤炼,才能百炼成钢。
“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主题党日等都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形式。某单位党支部通过定期开展 “三会一课”,组织党员学习党的理论知识,交流思想感悟,让党员们在学习中加深对党的认识,增强党性观念。在民主生活会上,党员领导干部们直面问题,坦诚相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红红脸、出出汗,达到了统一思想、增进团结、改进工作的目的。组织生活会则让普通党员有机会反思自身工作和思想上的不足,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主题党日活动更是形式多样,有的组织党员参观红色教育基地,让党员们在实地参观中感受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有的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让党员们在服务群众的实践中践行党的宗旨,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意识。这些党内政治生活的开展,让党员们时刻牢记自己的身份和使命,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做到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责、为民服务。
历经政治风雨,提升政治智慧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政治能力的提升,离不开政治历练的 “千锤百炼”。在复杂多变的政治环境中,我们要积极投身实践,在历经政治风雨中提升政治智慧,增强政治判断力和政治执行力。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政治决策和应对事件的考验。比如在一些地方的城市规划建设中,涉及到重大项目的选址和推进。这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某城市在规划一个大型工业园区时,就面临着诸多争议。一部分人认为应该将园区建在城市边缘,这样可以利用现有交通设施,降低建设成本;另一部分人则主张建在离城市较远但资源丰富的地区,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发展。面对这一争议,当地政府领导从政治高度出发,充分考虑到城市的长远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以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他们深入调研,广泛听取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和当地居民的意见,经过反复论证和权衡利弊,最终做出了科学合理的决策。这一决策不仅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还赢得了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提升了政府的公信力。
再比如,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时,政治执行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在疫情防控期间,各级政府迅速响应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从社区防控到医疗救治,从物资保障到复工复产,每一个环节都考验着党员干部的政治执行力。广大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坚守岗位,积极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为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对党的忠诚,展现了强大的政治执行力。
投身实践熔炉,检验政治成色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提高政治能力的“练兵场”。在实践锻炼中,我们要积极投身基层一线、项目前沿等工作,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积累政治经验,提升政治能力。
基层是离群众最近的地方,也是矛盾最集中的地方。在基层工作中,党员干部面临着各种复杂问题和挑战,如群众诉求的解决、基层治理的创新、乡村振兴的推进等。只有深入基层,与群众面对面交流,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盼,才能更好地践行党的宗旨,提高政治能力。某县选派了一批年轻干部到基层挂职锻炼,其中一位干部被派到一个贫困山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刚到村里时,他发现村里基础设施薄弱,村民收入低,人心涣散。面对这些问题,他没有退缩,而是深入农户家中,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和需求。通过与村民的沟通交流,他发现村民们对发展特色产业有强烈的愿望,但缺乏技术和资金支持。于是,他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项目资金,邀请农业专家到村里进行技术指导,帮助村民发展起了特色种植和养殖产业。在这个过程中,他不仅要协调各方资源,还要处理各种矛盾和问题,如土地流转纠纷、村民之间的利益冲突等。通过不断地努力和实践,他逐渐积累了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提高了自己的政治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今,这个贫困山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他也赢得了村民们的信任和赞誉。
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同样需要党员干部具备较高的政治能力。项目建设涉及到多个部门和利益相关方,需要党员干部从政治高度出发,协调各方关系,确保项目顺利实施。比如在一些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中,可能会涉及到征地拆迁、环境保护等敏感问题。党员干部要充分考虑到群众的利益和诉求,做好政策宣传和解释工作,争取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同时,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确保项目建设合法合规。只有这样,才能在项目推进中提升政治能力,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双赢。
持续奋进,让政治能力领航未来
提高政治能力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它不仅关乎个人的成长进步,更关乎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成败。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要将提高政治能力落实到每一个行动中,贯穿于每一项工作的始终。时刻保持对政治理论的学习热情,不断丰富自己的思想内涵;持续加强党性修养,坚守政治初心,做到对党忠诚、为民服务;积极投身政治实践,在各种挑战和考验中锻炼自己,提升政治智慧和政治能力。让我们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强的政治能力,勇立时代潮头,担当时代重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在新时代的征程中书写属于我们的辉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