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阅读迟子建的《月光下的革命》,发现一个情节在小说中反复出现,就是屠户吐痰。作为语文老师,我知道文本中单独出现的情节肯定是作者有意为之,但是我又说不上来作者为何这样写。于是翻阅资料,终于刘冰杰的《人性的沉浮——从精神分析来看<月光下的革命>》中获得启示。
“人是无法接受自己死亡的,而潜存在人身上的一种彻骨的冷漠,一种缺乏人性关怀的集体无意识使得他们把由这种死亡带来的恐惧在别人身上宣泄,从对于别人痛苦的赏玩心理中寻求一种替代性的满足。”
以此类推,当一个人处在社会底层时,生活的困苦和精神上的压抑使得他们在更弱者身上宣泄。屠夫卖肉时,他的背后是老婆子的青菜摊子。屠夫是穷苦人,但老婆子与他相比,是更加弱势的底层。老婆子经常吃屠夫剔下的猪骨头,所以对屠夫习惯性地吐到她菜叶上的痰采取和颜悦色的接受态度,然后自己默默擦掉。一次被顾客发现茄子上有痰而不想买时,老婆子竟然“将刚才沾了痰的柿子重新拿起来,几口就将它吃完了,竟吃得那么香,口中还念着好吃得没法说了,臊得那女人没法再离开,买了她两斤柿子。”
屠夫在吐痰中不自觉地欺侮了老婆子,可悲的是,老婆子根本意识不到这是侮辱。正如未庄中的阿Q在受到赵四老爷欺负时,转而去欺负小尼姑。老婆子用阿Q般的精神胜利法给自己麻痹,因为受了人家的小小恩惠而不能反抗,不仅不反抗,还要讨好地谄媚。屠夫逃走后老婆子“每每想起都要涕泪零落”。这是绝妙的讽刺,印证了鲁迅那句“想做奴隶而不得”。这种“弱者欺负更弱者”的无意识的麻木反映了他们人性的缺失与精神的萎靡。而迟子建通过最后对老婆子的暗讽也对这种残酷的生存法则提出抗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