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先声明:文章里很多观点借鉴于来自曾仕强的《道德经的人生智慧》。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个人是非常非常喜欢中国文化的,尤其是《道德经》、《心经》、《孙子兵法》。我的个人阅历以及内心精神世界,只能说能勉强通过大师们的讲解才能看的懂这些书,好在中国有好多大师进行了翻译。
如何不做一名油腻的中年女子,我想《道德经》中,已经完美的展现。
鲁迅说:”不读《道德经》,不懂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我个人非常赞同,虽然很多我还读不懂。但如何不做一名油腻的中年女子,我在书里好像找到了答案。人的一生,短短几十年,不过就是失水的过程。婴儿皮肤白嫩嫩,老人满身皱纹,时间流逝,水分流逝。人到中年,身体会油腻很正常,遵循自然不可改变,但心的油腻度是可控的。
一生中都做自己的王。《道德经》中讲到:“万物恃之而不辞之。”道,无处不在,但是道却没有要主宰人的想法。人生的主人,不是上帝,不是天主,不是别人,而是人自己本身。一生怎么过,过的如何都由自己决定。人要自己做自己的主人。人要自主,而不是老想着依靠外物。对于此时创业的我来说,以前的心里会依靠我的人生导师小兵姐。虽然我总是告诉自己不要依赖,但心里深处还是会多少不敢前行。在读《道德经》后,在深夜静思很多天后,我才醒悟过来,我是一个成年人,我在创业啊,我没有后退的路必须全力以赴。从上周开始,我做的很多事都是以前自我否定或者不敢做的事,但是我再害怕了,因为自强才可万强!我想不管哪个年龄段,“做自己的王”这一信念都是可以有的。人到中年,只不过是年龄的数字,心态只会更成熟罢了。
行道。老子说:“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慈”,柔中带刚,阴中有阳。心怀慈爱者,立于不败之地。“慈,故能勇。”比如地震中,妈妈会用身体作为孩子最后的保护墙,哪怕自己丢命,也要护孩子;比如一只小鹿因为涉世不深,进入鳄鱼池塘,鹿妈妈飞奔上前,送自己肉身进入鳄鱼口中,只为小鹿可以脱离危险;比如消防战士奋勇救火,无所畏惧,却因见到久未谋面的妈妈而哭......人到中年,很多都是上有老,下有小,为生活而奋斗。但无论发生什么,心怀慈爱,定是让人敬佩的。
“俭,故能广。”节俭,可以做得广泛,节省更多,走的更远。节省金钱,善于理财,我想中年人每个都是这方面的高手吧。省钱,为了把钱花在刀刃上。虽然我目前是这方面的空白者,但非常赞同理财。节省时间,把时间花在有用的事情上。有很长一段时间,我的时间管理出现了严重的问题,黑白颠倒,时间在看电视剧中刷刷地和我说再见。那个时候,我不敢和我家人打电话,也不敢看别人每日的学习总结,我变得有些堕落了。但当我看到《如何把24小时变成48小时》这本书时,我醒悟了。在进行一周的时间管理适应后,我的感触就是生活一下子井然有序,睡眠质量非常好,每日动力十足。我的书包里除了一本书、两个本、一支笔还多了一个笔记本电脑。这样我可以在往返路之间学习,比如此时这篇文章就是我坐公交时写的。我的小兵姐姐说:”杨红睿,你要知道你的时间就是金钱,不是免费的。“我的写作老师杨老师说:”写作,相当于花一件事的时间做完了上千件事。”因为下次同样的话题不必再重新构思、解释。人的一生,无论儿童、少年、青年、还是中年、老年,每个人的时间都是宝贵的,节省时间,运用好时间都不会是错误的。除了金钱、时间,节省精力也是很重要的啊。谁都不是圣母,精力都是有限的,人又不是机器。在《人间失格》中有这样一句话:”我的不幸,恰恰在于我缺乏拒绝的能力。我害怕一旦拒绝别人,便会在彼此心里留下永远无法愈合的裂痕。“精力有限,无限输出后,最后受伤最大的定然是付出之人啊。中年女子,“俭”,总不会是错的。
“知不知“。《道德经》七十一章中有这样一句话:“知不知,尚;不知知,病。”以前的我,咋咋呼呼,总想把自己的一切展示出来。说实话,除了希望得到认可外,难免会有一些炫耀之意,感觉自己又了不起了。虽然知道自己很平凡,但却自我麻醉。现在想想,对当时的所作所为一笑而过。我允许自己生病。病后,我知道了谦虚与沉静。因为世界之大,自己永远都会有很多自己不知道的人、事和物。我的人生导师,除了小兵姐,还有我的老舅。我的老舅,不会告诉我什么大道理。我们交流的方式是:”他问我,在问的时候,我自己去找寻适合我自己的答案。“恰到好处的提点,总能让我感受到”不知“。前段时间在写给未来孩子的写作《人生哪有什么大道理,自己品》中,我写的是:“我没资格因为自己经历过,知道很多事到底有多痛就明确告诉你不能做,即使我是你妈,我也没资格。”因为时代不同,我没资格因为自己经历过,知道很多事到底有多痛就明确告诉你不能做,即使我是你妈,我也没资格。”因为时代不同,我没资格以我当时时代所经历的事去决策别人的事情,因为太多的未知因素......我想中年人“知不知”,这样无论对待谁,都会很舒服,包括对待自己。
不争之心。《道德经》第八章中的一句话习大大在多处引用,就是:”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不争之心,沉静如深渊,无需假装地做给别人看,做好自己就足够了。海纳百川,水容万物,心淡万事,我不知如何做到,但我想或许经历了一些事后,万物皆可抛了吧。那些可以做到不争、无欲无求的中年人,想必会很亲近,无油腻感吧。毕竟中国有句俗话:命中有时终须有,命中无时莫强求,顺其自然。
柔弱胜刚强。“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竹子遇风,随风摇摆,不会折断:大树很强硬,大风一吹,连根拔起。“撒娇的女人最好命“,我想哪怕是中年了,哪怕女子不仅是自己一个身份,还有”妈妈“,“妻子”这样的标签了,偶尔的撒娇与软弱也是可以的吧。
修心。”致虚极,守静笃。“告别一些执着,同时让自己心静。杨绛先生曾说:”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人生本来就是痛苦的。世界本来就不简单,成人的世界也从没容易的事。小的时候受伤就会哭,长大后流泪似乎成了丢脸的事。我想人之所以心会油腻,很多时候因为受的伤实在太多了,无从发泄吧,毕竟中年了,早已不是当年孤身的少女了。但若给自己疗愈的机会呢?修身修心呢?疗愈的过程肯定是痛的,我没经历过生活的痛,我只知道仅爱情的疗愈就很难了,但是一旦疗愈后,那真的是发自内心的放松与解脱。但生活的伤疗愈后的人,我想那个人的心无论是否中年都会特别的轻松。
静坐。现在社会好浮躁的,但若自己静下来,一切都会变得很舒服。无论外界多吵闹,自己都可以静下来。那是一种世间万物与我无关的感觉。心里一切的杂念越来越少,精神力量越来越充实,恍然之间,自己看不懂的人与事皆通。
养生。吃当地生长的东西;吃当令的东西;如厕正常;气血足。人到中年,很多病就来到了身边。在看中医的这些年,绝大数生病的人都离不开气血虚。至于怎么补,多活动,好好吃饭、深呼吸。具体不知。
读书。读书明智,静心。自己一生经历过的事,那些前辈们早就不知道走过多少次这样的路了。生活中遇到的很多事情,需要自己悟。以前我喜欢自己悟,现在我喜欢遇到不通的会先去找书。很多时候书里都有答案。我想当心事少了,女子想油腻都难。
写作与复盘。大脑确实神奇,有多的惊人的脑细胞。大脑,可是很重要的硬件。大脑里若藏在七大姑八大姨的那些事,不油腻才怪,毕竟面由心生。写作与复盘,不仅可以清空当天的大脑,还可以整理重要的信息,发挥最大的优势。在整理与输出的过程中,会倒逼输入,还哪有什么心思去”嚼舌根“。
如何避免成为中年油腻女子,决策者不是提供避免方法的人,而是女子本人。毕竟每个年龄段都有自己的特点;毕竟每个人对油腻的理解亦有差异;毕竟何为油腻,谁又能说的很准确呢。若如果有一个人的一生像《活着》的主人公那么惨,谁有权去说“避免”呢.....
注:今日之作,我用了太多的”吧“、”可能“,因为我没经历过,我也只是看书整理出来的,加上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对于我自己来说,今日之作,受益颇多,因为以上所有的心态是我自己期待的自己的30岁的样子。我喜欢素黑的静、喜欢海蓝老师的静、喜欢杨绛先生的淡泊从容;我喜欢老子的《道德经》,虽然看不太懂,但我知道这里总结的都是我心之所喜的,心之向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