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最需要的不是呵护

图片发自简书App

在新湖公园的健身器材旁边,有一对父子正在那儿玩。父亲有三十岁左右,个子不高,戴一副眼镜,文质彬彬的样子。小孩也就有六七岁,有点瘦弱。

那个父亲抓住双杠,跃起身来了一个优美的后翻。儿子见状,也跃跃欲试:我也要玩。

做父亲的让出了地方,说:“玩吧。”

男孩走过去,举起两只手抓住双杠,两只脚刚离开地面,就慌忙放下,说:“太高了,我上不去。”

父亲走过来,把自己的身高缩到儿子的高度,示范说:“你这样,两只手抓紧,然后向上用力提起身体,到了这个高度把腿抬起来搭上双杠,然后……”

儿子在父亲的一再鼓励下,又试了一次,经过了父亲的现场指导,成功地练会了后翻。虽不那么熟练,但最起码他做到了。

男孩又练了几次,父亲在一边边指导边说:“想玩什么就大胆一点,不要先害怕,实在玩不过去咱再说不行也不晚。”

男孩欢快地答应着,又玩了一会,父子俩就走了。

过了一会,又有一个父亲拉着儿子走了过来,儿子也看到了双杠,站住指着双杠对父亲说:“我想玩那个。”

那个高大壮硕的父亲没有松开拉着儿子的手,往这边瞧了瞧,又拉着儿子走了,头也不回地对儿子说:“玩那玩意太危险,摔着你怎么办?咱去那边骑马玩。”

人们经常说孩子的秉性都遗传于父母的性格,但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后天的教育和环境。一个开朗,自信的孩子后面一定有一对有耐心,不断给他鼓励和引导的父母;而自卑,懦弱的孩子要么父母事事代劳,处处限制;要么就是脾气暴躁,对孩子打压讽刺,不相信孩子自己的能力。

就像这两对父子,前一个父亲一看就是有耐心的人,对儿子引导,鼓励,让他克服恐惧的心理,帮助他挑战自己,练就孩子的胆识和自信心。

而后一个父亲,对孩子的要求一口拒绝,根本就不给孩子试一试的机会。其实他的儿子要比第一个孩子高出很多,如果玩的话不会有什么危险,但在父亲的强拉硬拽下,仅有的那点好奇心也被毁灭了。

如果脑补一下两个孩子再到这儿来玩的情形:第一个孩子来了,再不用大人的帮助,可以自由自在地在双杠上玩耍。如果还有别的小朋友,还可以教给他们;可那个第二个孩子呢?还是远远地看着这边,自我安慰:我不玩,危险,摔着怎么办?

一直以来很佩服哥嫂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他们对小侄女的教育就是引导,鼓励,尊重,自己的事要她自己完成,以最大的耐心来辅助孩子,使她的自信心得到提高。

记得侄女还在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她们班要竞选中队长,从早上起来她就准备演讲稿。为了抓紧时间,侄女在卫生间里一边上厕所,一边口述,嫂子在门口给她记录,然后让她自己再整理,而不是象其他家长一样越俎代庖。

侄女现在的自信,沉稳,睿智和豁达都和哥嫂对孩子的教育方法分不开,家长对孩子教育的得当与否,直接影响孩子以后的认知和性格,这也就是为什么人们越来越重视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的原因了。

世上没有不疼孩子的父母,而会教育孩子,真的是天下父母们一个需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不断更新的话题。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这是一本很好的书。 特意摘录下来。 第一部分第1节:序言 培养了不起男孩的100个细节 序言 与养育女孩相比,养育...
    吼少说阅读 10,157评论 1 70
  • 好像有这么一回事儿,我渐渐的连朋友圈都不玩了。 想想也是,当我们与另一个人或另一群人的关系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便会出...
    黄小锤儿阅读 318评论 0 0
  • 犯错不可怕,关键是犯错后要有改错的意识,并且有改错的具体行为,这是错误中最重要内容,在犯错中学习改错的技术培养改错...
    阿拉丁神灯624阅读 181评论 0 0
  • 原文地址 团队协作中,代码规范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可以通过配置 Android Studio 的 Code Styl...
    孤月环舟阅读 3,175评论 0 1
  • 我卑微地守候在田间地头 偶尔也会从灌木丛中探出头 向你表达焦渴的心声 但我希望 在你打马归来的那一刻 风儿会心有灵...
    湖北雪儿阅读 1,179评论 5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