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06

大一年度项目总结——基于“低头族”过交叉口的信息采集和处理

前言

大一的时间转瞬即过,感觉自己还没来得及做些什么,一年的时间就这样匆匆溜走了。与刚踏入校门时的自己相比,我少了些许兴奋与好奇,但对于自己一直所向往的大学生活却有了更加深刻地认识。这里的确是一个很大的平台,给了我们每一个人施展才华的机会。它自由、开放也更加包容,但同时也带给我们更大的压力与更多的竞争。

项目过去时

在第一次听到我们大一新生都要做大一年度项目时,说实话,我的内心还是挺激动与骄傲的,因为我觉得我们所学到的知识终于可以派上用场了,颇有点意气风发,指点江山的感觉。由于之前对于项目两字,我都感到非常陌生,我也不知道该从哪方面下手,更别说要解决一个问题要通过什么手段了。所以我是在学校所给的项目里仔细查找自己所感兴趣的方面,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我觉得这句话用来形容当时的我非常合适,因为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虽然它确实是^_^),我所选的项目名称是“基于5G技术的信息采集”,听起来是不是非常高端,我自信的以为,做完这个项目,我就可以对于5G技术有了更深的了解了。现在想想真的有点异想天开,就像被语文老师批评的作文一样,立足点太高,抓不住核心,全是“假、大、空”。

确定了项目之后,在一次偶然的课堂上我遇见了第一个队友赵耘鹤,他本是想做桥梁检测的,但是人数不够,然后被我拉进了这个阵营,后来耘鹤又找到了我们小队的第三个成员李响,于是我们小组算是正式成立了。虽然我们决定组队,但对于这个项目我们却没有很大的把握,在慈老师的建议下,我们放弃了听起来很高端的5G项目,重新选择了我们所做的大一年度项目——“基于‘低头族’过交叉口的信息采集和处理”,由此开始我们项目算是成功进入正轨。

项目进行时

项目虽然建立了,但是对于要如何达到目标,我和队员们也不是特别明确,我们有的只是初步的想法,需要一步一步地去验证。最开始的时候,我们的打算很简单,想开发一个软件,然后用WiFi探针作为信息采集的工具,将之与低头族所使用的手机相连,进行信息的采集与处理,同时还可以提醒行人,可谓是“一箭三雕”。但是这个计划说起来很容易,想要实现却是难上加难啊。且不说软件是如何开发的,光是WiFi探针是如何怎么传递信息给手机的就让我们焦头烂额,再加上我们没有任何计算机语言的基础,想要搞开发,谈何容易,所以这个计划最终也没有实现。但是在慈老师的介绍下,我认识了张曋老师,并且首次知道了一个叫做树莓派的东西,它只有信用卡片大小,相当不起眼,却相当于一个微型电脑,真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于是另一个全新的想法出现在我们的脑海里,那就是利用树莓派来对采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至于如何采集信息,经过我们商量后,诞生了两个初步的想法。其一是利用压力传感器来检测行人;其二便是利用摄像头来做图像的分析处理。但无论是传感器还是摄像头,当时的我们对它们都很陌生,所以也不敢随意决定。但是中期即将来临,我们的前期结果仅有网上调查这一项成果,实地调查因为疫情的原因放弃了,虽然我们一直都在学习python语言,但是却没有做出像样的东西。身为我们小组的组长,那一段时间我真的很无力,首先是组员们对于这种计算机语言的学习兴趣也是有所下降,不知道目标是什么,不知道该怎么做,一直学下去又有什么用呢?因为树莓派是我在假期里在淘宝上买来的,因为疫情的原因,我们不能在线下见面,他们自然也不能接触到树莓派。其次便是我对于树莓派真的是一无所知,我认认真真的看了五六遍说明书,然后动手格式化sd卡,烧录镜像,安装系统等等,最后安装系统时又出现了问题,按照指示一步一步来,却没有得到意料当中的效果。无奈之下我只好去询问淘宝客服的技术人员,得到的回答是他们早已经安装好了系统,我所做的都是多余,而且还成功格式化了sd卡。那种感觉我永远都不想再来一次了,好在客服又给了我一个网盘链接,在百度网盘里我又成功把树莓派所需的系统下载到sd卡上,并使树莓派可以成功运行。但在使用树莓的时候,还是会出现黑屏、触摸不灵、代码移植不成功等等糟心事,毫不客气地说调整树莓派所花费的时间将近占了大一年度项目所有时间的三分之一。虽然这些对我们来说都很麻烦,但是我却不能因此放弃,不仅仅是为了那创新学分,更重要的是,组员们是我拉他们一起组队的,我要为他们负责,如果连我都放弃了,我想我们小组是真的完了。而且,老师对我们也抱有很大的期望,如果说放弃就放弃,那之前所耽误的时间暂且不说,这个项目的结局岂不是浪费老师的时间,也让老师们寒心吗?所以,我在中期之前和组员们说过了,我们的项目有点不太一样,他要求我们必须有个成果,可以展示给大家看,所以装置必须做出来,而且我们不能奔着结题的目标,我们要向得奖的目标出发,这样我们才有可能会顺利结题。就这样,我们组有重新开始确定目标,“智慧聊天机器人”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诞生的,其实,这个聊天机器人的代码很常见,但是我们毕竟没有了解过,他不仅是我们中期的成果,也是我们为实现智能语音提示的一个跳板。

项目将来时

事实证明,我们的选择是正确的,中期答辩也过关了,而且我们不仅可以做智能语音提示单元,还可以向信息采集单元出发了。张曋老师听了我们的答辩后,建议我们采用树莓派摄像头来做信息采集单元,后来,我们小组经过商议并查阅大量的资料后发现这个想法完全可以实现。这可把我们高兴坏了,这样一来,之前的所有难题就都迎刃而解了,项目也可以顺利完成了。但在后来编写代码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想要实现所谓的信息采集,树莓派摄像头确实没错,但还需要计算机视觉库的知识,我们已经到了后期,没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去学习更多的知识了。所以对于“低头行人”这个问题,我们采用了回避的方法,因为要区分行人低头还是不低头,这回使整个项目的难度再度拔升,我们认为只要有行人经过,不管其低不低头,都进行信息的采集。最终我们用较为粗略的代码实现了行人的检测,但是项目的名字,我们小组还是保持一致,没有擅自改动。项目的名称为“基于‘低头族’过交叉口的信息采集和处理”,我们不仅完成了信息采集和信息处理,对于智能语音提示单元也有所涉及,但是对于语音提示和信息处理之后的传递这两个方面,我们并没有成功地将他们联系起来,这可以说是比较大的一个遗憾了,有机会我还会继续改进这个项目的小bug的,让这个装置成为一个完整的智能语音提示系统。以上四个方面就是本次大一年度项目的全部成果,看到自己所做的事情得到肯定,内心还是有一点小小的成就感的。

后序

大一年度项目的结束真的让我如释重负,觉得整个人都轻松了许多,在整个项目的过程中,我也想过要放弃,感觉做组长真累,自己一个人摸索着前进很吃力,但很多时候我发现自己就是这样长大的,总是一次次失败,一次次跌倒之后,总能感觉到自己收获了些什么,这次同样也不例外。我现在还记得项目刚刚立项的时候,我去听学院的学长们分享经验,想获得一点灵感,当我对一位学长诉苦,说我不知道该怎么下手的时候,他告诉我“只要你想做的,就没有做不成的”,我现在可能有点理解这句话的用意了。经过大一年度项目的洗礼,我终于成功地从学术菜鸡晋级为学术菜鸟了,在未来的岁月里,还会有更多的压力与失败接踵而来,时间不会轻易的放过我们,但是我们也不会放弃成长。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