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ursera的「設計原理」這門課,屬於專項課程「互動設計」系列課程的其中一門課。
在這門課裡,我學到了一些基本的設計概念,並透過課堂中的作業做了一些很實用的練習,將在下面做一些總結與紀錄。
概念一:設計能夠以分散認知的方式達到一些效果。
分散認知是什麼?這邊舉個例子,有錯誤請指出。如果我們今天想到「煮菜」這個詞,我們對這個詞的認知除了烹飪食物外,同時也會想到(認知分散到)所需要的器具,如鍋鏟、菜刀,與鍋碗瓢盆等等。
每一項效果的相關舉例:
Encourage Experimentation(鼓勵嘗試)
俄羅斯方塊遊戲,鼓勵移動與轉動方塊。
Scaffold Learning(架構學習)
蒙特梭利方塊,以具現表現的方式讓兒童進行數學運算。
Show Differences(表示不同)
地鐵圖僅顯示站與站之間的順序關係,而非距離或絕對位置。
Increase efficiency(增加效率)
以圖表(diagram)方式呈現數據,提升理解速度。
Facilitate Collaboration(促進合作)
飛機上的銀幕顯示目前飛機高度,讓乘客們知道現況,並更願意配合一些動作。
Supporting Chungking(資訊組塊)
將資訊分類,並與現有的記憶作結合,進行有效處理。如西洋棋高手能蒙著眼下棋。
Slow Calculation to Fast Perception(減少計算)
以不同的顏色表示地圖的地形,藉以減少高度與深度的計算。以棕色代表山峰,藍色代表海洋,顏色深淺度代表相關程度。
概念二:直接操作(Direct Manipulation)
電腦的發展從原本的指令操作(Command Line)模式,發展到以視覺圖形為主的直接操作(Direct Manipulation)模式。
直接操作模式的目的有三:
1. 給予使用者立即的回應
2. 持續得表現表現當下的狀態
3. 懂得使用譬喻的方式呈現
Visibility
告知當前的狀態,與正在發生的事情。
Feedback
當使用者進行動作後給予立即的回應。
Consistency
與當下的一般標準具有一致性。
Reliability
設計具可靠性,不會一直產生錯誤。
Discoverability
所有功能需易於被使用者發現。
Non-destructive operation
提供使用者「取消」或「復原」等靈活動作,達到可逆性。
概念三:(網站)視覺設計(Visual Design)的目標與工具
目標有三:
1. 引導
表達內容的結構,並呈現內容的相對重要性,以及內容之間的關係。
2. 帶動
吸引人們,使人們願意對內容更深入。
3. 表現
呈現潛在價值、風格,以及鮮活內容。
工具也有三:
1. 字體表現(typography)
不同的字體有不同的易讀性,用不同的字體進行閱讀測試,以追求最好的效果。
2. 佈局安排(Layout)
以欄位跟間格排列內容使之對齊,猶如版面中有許多隱藏的線,會讓視覺效果有更好的呈現。
3. 顏色表達(Color)
用不同的顏色強調內容,並注重顏色與情感的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