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個展覽,策展人只停留在執行層次,沒有思考,沒有理解藝術。參展藝術作品參差不齊,無法引起我們眼球,展覽主題與我們產生不了共鳴。你怎麼想?
大家喜歡看什麼藝術展?每個人喜歡的藝術形式可能不一樣。但我們免費都不想去看的展覽估計也差不多。
說到展覽,我們都會馬上想起藝術家和藝術品。但背後有個易被忽略的人——策展人。大家覺不覺得策展人是我們會不會去看展的關鍵?我先給大家推薦閱讀經典著作《Ways of Curating》,下面簡單來科普下策展人這個工作。
策展人到底是做什麼?總結《Ways of Curating》一書,就三點:揀選、保管和展現作品。有沒有人跟我一樣覺得「揀選」很重要,這點做得不足,後面兩點怎麼搞都挺沒意思的。如果,一個策展人,他對展覽所在地的文化和關注議題了解不足,怎麼能做出吸引大家到場的展覽。他在藝術史的學識和藝術家的認識上有欠缺,又如何能挑選出有推薦價值的作品給大家呢。
給大家分享一個在這點上做得挺好的展覽——《曖昧:香港流行文化中的性別演繹》。四五月,M+現場展出多件有關男女性別議題的藝術作品,大家可以重見到張國榮的美、梅艷芳的型,羅文的妖,他們在八九十年代都在服裝打扮上打破了傳統的男女界定。
你還會發現建築造型也可以分男女。香港地標建築中銀香港和國金二期是典型的陽具式建築,而藝術家石家豪以它們的造型作為長裙,試圖表達男性可溫柔如水、而女子亦能剛柔並重。
在展覽裡,我們還可以重溫梁朝偉在《重慶森林》中像少女般對公仔談心, 《金枝玉葉》中袁詠儀女扮男裝。讓我們看見熟悉的明星外,同時對「性別偏見」產生一定的個人想法。展品的揀選也容易得到觀眾的認可和共鳴,甚至讓人想起那個年代,符合展覽所在地香港的文化,有深度地去表達男女性別曖昧這個議題。
像《香港流行文化中的性別演繹》這樣的展覽,討論的「變裝」、「中性」話題,以及展出那些劃時代的巨星、雜誌和電影作品,放到五年後、十年後都是有所價值的。如果一個展覽,策展人只停留在執行層次,沒有思考,沒有理解藝術。參展藝術作品參差不齊,無法引起我們眼球,展覽主題與我們產生不了共鳴。不就是變成那種就算免費,我們也沒有興趣去看的展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