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杂谈

图片发自简书App

      家长往往希望孩子在无声息中长成自己理想的样子:满腹才华、彬彬有礼、待人接物恰到好处,该展示自己的时候能口吐莲花、需要觉着冷静的时候宛如智者一般沉默……事实上,孩子真长得成这样吗?

      于是“熊孩子”“别人家的娃”一词更多的出现在我们眼前及脑海里。

     大娃今年7岁多,我似乎从来没有好好的和他说过几次话,大多时候拿着一副谴责的语气以居高临上的姿态教导他,自己与孩子成不了朋友,孩子在自己的面前不会主动说话,7岁多的孩子在这个年纪应该是吱吱喳喳的时候,他是沉默的,不单单是在我的面前,在其他家人面前亦是如此,但是当他置身于同龄人之间时,他又恢复了活泼可爱的样子。

      这到底是一个有点严峻的问题吧。

      在一些家长圈里,看到了一些育儿理论,主张是“养正孩子的心、养好孩子的德”,我不了解什么才是“正的心、好的德”

    《孩子兵法》说“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娃同学的家长,是个颇有智慧的人,向她请教了这个问题,她分享了一张图片来回答我的问题。

图片发自简书App

      根据图片内容,她认为一个孩子(不单单指孩子,也指成年人)要做到“仁、智”全面发展,她强调了如下几个理念,智的方面:健康生活、学会学习、资源共享、科学创新;仁的方面:忠贞义烈、诚信至上、仁爱之心、道德修养。

     对照上面的理念,似乎确实没有做到,首先健康生活方面。早上问孩子在学校是否有每天吃早餐,他沉默,按照一贯的表现,沉默表示没有。一个长身体的时期、一个功课并不轻松的年纪,一顿丰富的早餐尤其重要,我应该要求自己早起半小时,给他准备一点有份量的早餐。没有合理的膳食摄入,怎么支撑起一天的学习与运动呢?

      其次是“学会学习”方面,现阶段学会学习我认为必需提高孩子的意识、放学后能够以最快速度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当天作业,能够坚持每天晚上的经典诵读,孩子在这方面确实最令我生气与头痛。这种理念我用了骂与打的方式也无法根植到他的脑海里。

     其它几个方面,因为生活与环境,实在想不出该如何去着手培养,也许应该在周末抽出一些时间带着他去做一些义工,接触不同的人与生活,让他感悟生活的每个方面。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你说了 你已经很好了 你说了 你已经很懂了 你说了 你不要折磨自己了 你说了 你说了那么多,为啥不告诉我我只是一粒...
    职场有料妹阅读 1,137评论 2 9
  • 让太阳晒得更猛烈些吧! 今年的六月可是真热啊!听说城里的气温都达到四十度了!在我们老家甘肃也热的受不了了!但是种地...
    静静印心阅读 2,118评论 0 3
  • 生命不仅是生活,更多的是维护和联络,就如同编篱笆墙不仅仅是防止篱笆外的小狗小猫进入,而是更多的维护好篱笆里面的绿花...
    陌草新芽阅读 83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