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方式
- 通过数据结构list来实现
- 通过pub/sub实现
通过List实现
实现机制
一个客户端通过LPUSH命令将消息放入队列中,
而另一个客户端通过RPOP或者BRPOP命令取出队列中等待时间最长的消息,
即 FIFO.
优点
- 能够实现持久化:可以通过多个client来提高消费速度
- 支持集群:可以通过多个client来提高消费速度
- 接口使用简单:生产者,消费者模式,生产者lpush消息,消费者brpop消息,并设定超时时间,可以减少redis的压力
缺点
- 生产者写入太快,消费者消费太慢,导致Redis的内存问题,处理机制需要自己实现
- 生产者或者消费者崩溃后的处理机制,需要自己实现
- Redis上消息只会被一个消费者消费,不会有多个消费者消费同一个消息,简单一对一;
- 消息没有状态,消息取出后依赖于client的记录或者重新push到队列中,消息被重新消费,需要实现一致性补偿或异步幂等;
通过pub/sub实现
实现机制
即发布-订阅模式:
订阅,取消订阅和发布实现了发布/订阅消息范式;
发布者通过PUBLISH发布的消息分到不同的channel,不关注发给谁;
订阅者通过SUBSCRIBE订阅对一个或多个channel,不关注是谁发布;
优点
- 一个发布者可以对应多个生产者;
- 支持集群;
- 可以模糊匹配订阅,取消订阅,发布;
缺点
- 非持久化:消息发布者和订阅者必须同时在线,否则一旦消息订阅者由于各种异常情况而被迫断开连接,在其重新连接后,其离线期间的消息是无法被重新通知的(即发即弃);
- 数据库的可靠性不能保证:在redis宕机之后,redis没有专门定制消息的备份与恢复;
- 扩展不灵活:当大量的消息到达redis服务时,如果消息订阅者来不及完成处理,会导致消息堆积,如果数据最终要落地数据库,那么数据不同步的状态越久,风险越大;
- 不支持分组,即 做不到同一个组里只有一个订阅者会收到消息,做简单的负载均衡;
总结
- redis 轻量级,低延迟,高并发,可靠性低
- 轻量级:相对于 开源的mq来说;
- 低延迟:实时性高,redis作为高效的缓存服务器,所有数据都存在在服务器中,所以它具有更高的实时性
- 高并发:高效的缓存服务器
- 可靠性低:没有相应的机制保证消息的可靠消费,如果发布者发布一条消息,而没有对应的订阅者的话,这条消息将丢失,不会存在内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