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要写《正面管教》第一部分的读书笔记,我在今天午休时问我的一个男同事:“白木(化名),你教育孩子或者说养育孩子的目的是什么?”
或许是我的问题指向不是很清晰,他这样回答:“孩子,哎呀,时间过得真快,昨天我女儿刚过了一岁生日,想想真是感叹,好像才刚刚出生一眨眼就……”我不得不打断他,说:“嗯,确实!时间都去哪儿啦!那你有没有想过以后你的女儿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你对在孩子身上的教育抱有什么样的期待吗?”
同事沉吟了一下,说:“这个没有思考过,如果说有的话,那我希望她能身心健全的成长起来,如果上学了能不被别人欺负吧!”
这就是我们很多父母会遇到的问题,并不很清楚的知道我们对孩子的教育想要达到什么目的——我的这个说法让我一些朋友不舒服,她们认为自己全心爱孩子,付出自己的精力时间,并不是想要达到什么功利的想法,只是全心全意的对孩子好。
如果真的是这样,也没有什么好说的。可是我们经常会看到因为孩子不写作业而焦虑的父母,因为别人的孩子在某些方面更加擅长而评判自己的孩子,忍不住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如果是这样,为什么不一开始就想清楚自己养育孩子教育投资的目的呢?
简而言之,当你知道自己教育孩子想要达成什么样的目标,可以去选择更适合的教养方式,也会有更加客观的判断标准,不被整个社会的风气,舆论,情绪所裹挟,做一些有违自己初心的事情。
《正面管教》的作者提到,书里所有的养育工具,都是为了帮助孩子感觉到自己有能力,并且有处理自己在人生中可能遇到的挑战的技能和适应能力。我梳理出来也就是三点:1 感觉自己有能力(有自信) 2 一定的生存技能 3 适应能力 这三点也很大程度上是大部分父母对孩子的期望。
那我们的现状是什么呢?
我在疫情期间和二十多个父母聊过,他们的年龄在二十七八岁到四十岁之间,他们的孩子从几个月到十四五岁的年龄,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0~3岁:好可爱呀,宝宝这么可爱,怎么能够不亲?还有几乎所有的母亲会反应带孩子太累了。
3~6岁:赶快开学吧,送到幼儿园,在家彻底管不住她/他了
7~12岁:不写作业呀,光看手机呀,这样下去怎么办呢!
12岁——:想怎么办怎么办吧,反正也管不住,或者干脆送一个封闭的学校上个中专拉倒~
我不知道现实中有多少孩子和家长已经真切的经历了以上几个阶段,但是从网上或搞笑或悲剧的新闻、故事中,可以看出,很多父母面临着怎样更好的养育孩子的问题。因为孩子不可能一下子从一个人见人爱的可爱宝宝长成呲牙咧嘴,人嫌狗厌的模样,这中间一定有些事情是我们作为父母可以做的。
作者认为,《正面管教》的理念和书中提供的一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培养孩子上文所述的三种能力。
那么,什么是正面管教呢?简言之,正面管教是基于相互尊重,以改变(父母)自己为核心从而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习得处理人生挑战的必要技能,提高适应能力的一套养育工具,它的关键点在于父母从被动反应到主动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