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和妹妹今天回老家了,从早上到现在好像什么都没变,可又有什么东西好像变了。
她们来的时候是七月初,那还是正热的时节,犹记得她们打电话跟我说已到门口时,我的心中还有几分忐忑。当出门看到她们几人笑嘻嘻冲我笑的样子,莫名的感觉整个人都放松了下来。
妈妈一看到我就说我瘦了,我打趣问妹妹我脸有没有变小。她仰起头神色认真地看了一会,然后摇摇头说道:“腰这里变小了,但脸好像还是这么大。”说着还用手在我面前比划了一下。
当即我就笑出声了,轻轻拍了她一下说她没眼光。二妹妹则静静站在一旁,但脸上还是带着笑的。半晌,她才吞吐说道:“姐姐,你有没有想我们?”
我当然说没有,随即几个人哄作一团。在她们周围还大包小包放着许多东西,甚至还有一些菜。
她们三个穿着不甚新的T恤衫,脚上穿着拖鞋,活脱脱一个土包子进城。
在家的时候,她们也总是喜欢乱丢东西,桌子上、地上总是乱糟糟的。我有时也会说她们,但她们总说我们是乡下人,改不了,就喜欢在家里这样自由自在的,不喜欢被束缚。
家里多了几个人,好像没什么大的改变。我仍然照旧上班,可是下班后等我回到家饭菜已经做好了,自从妈妈来后,我便再也没有洗过衣服。
家里的冰箱总是被塞得满满的,阳台上也总是晾晒着不同的衣服,有时连我自己都没发觉脚下的鞋子其实是已经被洗过的。
以前习惯了一个人的生活,但现在四个人的生活也不挤。慢慢地我喜欢上了回家后就闻到的饭菜香味,也会暗暗期待妹妹对我说的那句姐姐我想你了。
周末的时候,妈妈总会变着花样做好吃的给我们。这个时候感觉好像又回到了小的时候,回到了那个无忧无虑的自己。不需要考虑生活的压力,因为天塌下来妈妈也会给我挡着。
其实这一个月里,我并没有怎么跟她们去玩,一是我要上班,二是天气太热实在不想出去。但她们几人却似乎有无限精力,对周围的一切都很好奇。
没坐过地铁,便因为想去就可以一大早起来然后做好久的公交车去地铁站,也能够因为一口小吃而花费几个小时跑到省城去。似乎一切对她们都是新鲜的,她们只是想去看看体验一下不同的生活。所以,我觉得她们是勇敢的,不会因为兜里没钱,穿得老土而不敢往前一步。
事实上我知道她们不叫我去最重要的原因是不舍得让我花钱,知道我生活的不易便学会自己将一切事情做好。她们做得那么自然,完全不想让我难办,不得不感叹一下她们所给予的贴心。
越是如此,临近要走时我心中越是不舍,难过谈不上,因为以后她们也还会来。但中国人自古以来便不喜欢离别,我也不例外。不知是习惯了她们的存在,还是我已经离不开她们了。
昨天晚上,我破天荒的又跟她们出去了一趟,结果两个妹妹非常开心。我们去了小吃街,看到喜欢的就会买一点,二妹妹总是把小吃给我先吃一口,因为她知道我不喜欢吃别人剩下的,可是轮到她自己,她却毫不在意。
我们从这一头一直走到小吃街的那一头,看着灯火辉煌,看着人来人往,我不禁生出一股我心安处是吾乡的感觉。那一刻我觉得平平淡淡,家人在侧便是最大的幸福。
晚上回去后她们便开始整理东西,今天一大早几人便起来了。我躺在床上听着她们叽叽喳喳地讲话,心里却不觉得烦躁,反而有些淡淡的难过。
没到点我便起来了,妹妹看我起来还很吃惊,说道:“姐姐,你怎么这么早就起来了?”我说不早了,快到时间了。
不经意瞥了一眼地板,我这才发现,原本乱糟糟摆的鞋子,到处乱扔的杂物,此时都已不见了。剩下的只有被拖过的地板,擦得干干净净的桌子。
似乎她们的到来便是一阵风,一吹,便什么痕迹都不剩了。
其实,现在的状态才是我屋子原本的样貌。可是那一刻我却感到无比的陌生,总觉得少了些什么。
收拾好后,看着她们大包小包的样子,第一个念头并不是如来时的好土。而是东西这么多,他们怎么拿得动。可她们脸上并没有抱怨之色,因为这里面装着的是即将带回去的爱心,是她们沉甸甸的喜爱。
目送她们离开后,我吃了她们给我准备的早餐。菜是妹妹炒的,味道一般,但我还是尽可能将它吃完了,剩下的粥也放进了冰箱,晚上再吃。
上班的路是我走了千万遍的路,可是一路上萦绕在心头的不快却怎么都散不去。
她们在的时候,我总是打趣说我和你们合不来,你们快点回去。可真到了这天,不忍离别的又何止她们几个。
我想着她们坐着出租车再坐上公交,最后乘着那趟开往家乡的高铁。线路是如此的清晰,时间也是那么的飞快,几百公里的路程只需要半天,可相聚的时间却要足足等上一年。
走的时候跟她们说着明年再来,可是这365天又谈何容易。似乎人长大了,便总要离家,跟父母、亲人在一起的时间总是变得那么短暂,这或许便是成长的代价吧!
妈妈她们走了,在盛夏的时节。清风拂我身,何许再期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