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耳眼,美!

    “妈妈,我要打耳眼!”

      “明天再说,来得及。”

      “心急如焚!”

      女儿与妈妈的微信对话,一个急急如律令,一个却淡定从容,女儿的小心思,妈妈懂得更能理解,妈妈也曾年轻也曾有过类似的青春岁月所好,只是流行的调调和追求的东西不同,岁月的大刷子已抹平了内心的波澜和激情,遇事不慌,见怪不怪,留下的是淡淡的回忆,甚至内心深处对小女孩大惊小怪的喜爱好奇感到好笑。

      新潮永远属于年轻人的,她们拥有一颗喜爱时尚、自我热衷的心,流行元素少不了她们的追捧,自然内心有时急不可耐的盼与愿。

      当然,小棉袄的肯求不会不让娘心软,轻轻婉拒不成,痛快回复,去!坐公交出发!我们在大学相聚!

      我戏侃,“我可以把缝衣针烧红,免费给你打个耳眼。”

      “拉倒吧,这钱还是让专业人士赚吧。”女儿拒绝了我的“好言建议”,不相信我,其实我也不敢那样做。

      过去年代女孩子的耳眼真是缝衣针扎的,但我没有亲眼看到。曾听母亲聊天讲过,也曾爱时尚的姥姥们或奶奶们,传统习俗使她们认为,女孩子戴耳环天经地仪,打耳眼于是成了过去年代女娃刚刚来到这个世上的重要生活仪式,姥姥奶奶们主动担负了“美容师”的角色,将缝衣针在煤油灯火蕊中烧红,趁孩子熟睡中,将嫩嫩的小耳垂上烙穿出小孔,也许孩子们的痛感还没有完全生成,或许睡梦中少了些感觉,轻轻的嘤嘤哭几声便没有了动静,算是对大人们的一种抗议。那时,没有酒精,没有银质耳饰,只有棉线穿在耳孔中,防止重新长合。据说,不少孩子的耳孔曾长时间发炎甚至流脓。

      聊起此事,弟弟说,他小时亲眼见过这种“手术”。三姨姥是村里出了名的巧手婆婆,给许多女孩子打过耳眼,用沾了麻油的棉线穿在刚刚打通的耳孔中,据说可以防止感染,又能避免耳孔伤口愈合。姐姐说,其实这种做法不科学不靠谱,她儿时扎耳眼,就是三姨姥亲自操作的,炎症伴随了许久,痛苦经历永不忘记。

      如今医学技术先进、科学、便捷,大学商圈有许多美容美甲小店,专为年轻人生活服务。妻发的视频中,美容师手中拿了一个似如订书机的东西,轻轻夹在女儿耳垂上,稍用力一夹就扎透,同时自动把一个银质的小钉留在了耳孔中,像极了小小的耳环,好看,起到了消炎杀菌作用,又能防止耳眼重新长合。

      开学前,女儿筛选了不知多少遍的心仪耳环,望穿秋水终于网购到货,十分喜欢,急不可待戴换了,满满的喜欢。

      她爱美,也爱爸爸妈妈,我们更爱她。

      儿女们想要的,只要是合理的,无论什么年代什么环境,只要条件允许,父母就尽量满足他们的要求,用爱的力量去哺育着,让儿女们阳光灿烂,让生活充满活力希望。

            记于2022年3月7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文丨写意人 参赛编号:136 -1- “哟,又打耳洞啦!”坐办公室门口的张老师夸张地叫着。此时我正目不斜视往里飘...
    写意人阅读 7,537评论 50 63
  • 看面相系列之十六:耳 耳:一日天轮,二日天城,三日天郭,四日风门,五日匿犀,即耳门骨。 善相耳者,先相其颜色,而后...
    闻思修1965阅读 6,771评论 0 0
  • 咕噜虫虫 站在一橱柜的首饰前,叶子又一次动心了。“咦,这个藕粉色的耳坠配我的裙子应该不难看吧”,“呀,好清新的翠绿...
    咕噜虫虫阅读 2,444评论 0 5
  • 小时候打耳洞的事情记忆犹新,那时候的我只有八九岁,还在上小学低年级,但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周末在家闲着无事,便让霞...
    爱吃小柠檬的兔子阅读 4,394评论 0 0
  • 少年李曼旗 我坐在大门外槐树下看《笑林广记》,李曼旗咚咚咚地从我身边跑过,带着风。我喊,干啥去?救火呀?...
    蜗牛先生2阅读 3,723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