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在一个有趣的公众号里,看到有人这样诠释孤独:曾经我以为单身就是孤独,现在才明白连暗恋对象都没有才是真正意义的孤独。初读些话,我暗自同意,甚至有些感同身受,一个人,远离父母的庇护,只身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孤独就是一种常态,老朋友不在身边,新朋友不懂过往。但现在,我多少有一些自己的见解,照作者的话,那是不是有些狭隘,何必要把自己孤独与否寄托在其他人身上呢?
什么是孤独,我问过自己,一个人就算孤独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并且相反,孤独往往发生在人多的地方,人越多,越各有各的心思,当懂你的人越少,你才越孤独。
翻开自己的日记,我发现自己也孤独过好一阵子,追本溯源,也无非是因为别人的态度不合心意,别人的节奏不合拍子,现在觉得好笑,但曾经真的痛苦过。那一阵子,我就突然想要一个可以看得到摸得着的人依靠,但是我喜欢的人都不在左右,所以我还得靠自己。更确切地说起那时候,我是想要一个倾听者吧,于是我拼命的翻好友分组,翻空间朋友圈,想找到一个愿意听我说的他,但最后都以失败告终。
后来,我想通一些了,如果说孤独是一把锁,那么钥匙也一定在自己手里。亲情不是治愈孤独的良药,爱情更不是。好的爱情是两个人都能活出自我,却又刚刚好相互吸引,而不是一个人为派遣孤独而将就过活。我看到过太多空窗期因为所谓的孤独,而接受另一个人的好意,最终他们没有走到最后却再添伤疤。
在我高中时代,我和闺蜜经常去学校门口的一家土豆粉解馋。在那期间,我遇到过同班同学和男朋友一起吃饭,记忆中她是个虽不泼却很辣的女孩子,然而在那个男孩子面前,她无比扭捏,面条一根根吃,面汤一口也不尝。我抬头扫了一眼他的男朋友,很斯文的样子。大概,她并不是在吃饭,而是在表演,表演得更合男孩子的口味。
但这并不是好的爱情,至少在我眼里不是。给男朋友的印象固然重要,但也不至于虚伪到完全不是自己。你率真,你豪爽,你敢说敢做,你肩有担当,你又何必要扭捏,做作,活不出自己呢?爱你的人,不论你是什么模样,他都会爱你,并且正是你不同常人的那一点,往往才最吸引他。你可以优雅的吃一顿饭,吃一天,一辈子吗?如果他不能接受最真实的你,那我想,这段感情也没什么意义吧。
于是,我学会了独处,学会了享受一个人的时光,不仅仅是一个人时候一个人的时光,更是人多时候一个人的时光。在没有遇到被你吸引的人之前,先别着急把自己定义为不能承受孤独,也别着急磨平自己最有特色的那块棱角,要做最真实的自己,宁缺毋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