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这节课后,我学习了一下,什么叫肛门性格。百度说,指肛门期因反抗父母、阻碍肛门性欲的满足,特别不满如厕训练而形成的性格。包括肛门固着型性格和肛门排出型性格。前者指个体成年后力比多发展仍固着于肛门期训练大小便时所表现的性格特征。其特点:注重整洁,办事有条理,节省,意志坚定,不浪费时间,勤奋,勇于负责等;喜欢解大便,肮脏,吝啬,固执,保守等。后者指个体在肛门期因排泄受到过分奖励而形成的性格。其特点:慷慨大方,喜赠礼物,乐善好施和慈善博爱等。
1岁半至3岁,孩子进入肛门期。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他什么事都要自己做,不希望别人代替,也不喜欢被束缚。如果监护人是肛门性格,表现为迂腐,固执,就会对孩子要求比较多,会引起孩子抗拒。父母如果了解孩子在这一阶段的身心发展特点,给予正确的引导,与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是孩子一生情商发展的基础。
儿童期的孩子脑瓜里装着太多“为什么”,这是正常现象,也是孩子社会化的重要方式,父母要在心理上适应孩子。孩子的问题千奇百怪,父母要在心理上“退行”,与孩子同频,以孩子能听得懂并感到有趣的语言回答孩子。
如果家里有一个以上的孩子,父母与孩子相处要注意这样的原则:关注心理,避免嫉妒;平衡关系,避免纷争;足够关怀,避免比较;鼓励协商,避免站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