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钢琴教学论》,共十章,总的来说比较适合教师对教学进行分析研究,当然琴童家长也可以看一看。其中除了一些常见的理论方面的分析外,也介绍了一些演奏技术、方法,演奏中常见的问题与解决等,作为我,比较感兴趣于以下这些章节:
几岁开始学琴比较合适?每个年龄段的孩子学习有什么特点?
其中第二章《儿童钢琴学习生理、心理研究》、第四章《儿童钢琴启蒙教学的准备》对每个年龄段孩子的生理和心理进行了介绍。
3-4岁,能感知旋律轮廓,此时最宜培养绝对音高感,音乐学习以听音为主,培养音感;
4-5岁,能辨识音高、音区,能重复简单的节奏,可以开始训练识谱,慢慢引入弹奏学习;
5-6岁,能理解和分辨亮声和柔声,能从一些简单的旋律或节奏模式中辨认出相同的部分;
6-7岁,在歌唱的音高方面已较为准确,具备对协和与不协和音的辨别能力;
7-9岁,能记忆节奏,逐步具有韵律感,能感知两声部旋律,演奏技术的训练;
9-11岁,和声观念建立,对音乐优美特征有一定的感知和判断能力,演奏中要求表达音乐作品。
有哪些适用于儿童的练习曲、复调、乐曲教材?
第七章《儿童钢琴教学教材的选择与搭配》,用了大量的篇幅,分析了目前国内在用的钢琴练习曲教材,比较了他们之间的优劣因素,从技巧类型、调性布局、节拍类型等方面进行了整理归纳,还介绍了复调作品、儿童钢琴教学中优秀的中外乐曲,对于教师和学生了解作品风格、扩展曲目库进行了一个较好的引导。
国外是怎样进行音乐教育的?
最后在第九章《部分国家钢琴教育介绍》里,作者简单的介绍了美国、俄罗斯、日本、德国的钢琴教育,不同的思维模式和教学方法,给教师和学生不同的启发。
美国:信奉头脑思维比手指技术更重要的理念。学生的自主性比较高,兴趣为主,对技术要求不是特别严格,但是注重学生对音乐作品准确的理解和表达。美国的钢琴考级主要目的在于引导人们热爱音乐和钢琴艺术,并没有太多的应试性和功利性。
俄罗斯:教学中注重严格的基础练习,钢琴学习开始的比较早,一般在3岁就开始接受钢琴教育。注重歌唱能力的培养,他们的儿童钢琴教学也是从歌唱性入手,强调歌唱性等音乐因素来带动基本功的形成。适用的钢琴教材多具有浓郁的俄罗斯特点。业余钢琴考评机制主要有三种方式:其一是演奏考试,其二是音乐会,在俄罗斯,学琴的儿童几乎每个学期都要举办一场个人音乐会,其三是音乐比赛。他们的钢琴教学善于运用讨论式教学法,让学生们通过自主体验,将学习知识进行探讨、分析和总结。
日本:日本的钢琴教育不是精英教育,而是一种美学教育。强调学习策略多元化,注重培养孩子们学习的天性。善于使用钢琴小组课,比较有名的“yamaha音乐教室”、“铃木教学法”,都在国际上很有影响力。日本钢琴考级在报考低级时只需演奏一首,报考高级的,也只需弹奏一首规定曲目和一首自选曲目。最为突出的是考试设自由级,考生可选择任何曲目,改编或自己创作均可。他们的考评更看重琴童对音乐的理解、综合能力的应用和素质的提高。
德国:儿童在正式学习钢琴之前,会先参加早期的音乐训练班(一般3-4岁开始),以群体小组课的形式,学习节奏、肢体韵律、乐句等音乐知识,以游戏的方式将音乐带给孩子们。德国人多半只把钢琴音乐教育作为基础素质教育的一种手段,自始至终都很注重音乐教育本身的价值,他们的教育尊重学生的音乐自主性,更多的是通过钢琴这样一种具体的乐器来感受音乐,而不是学习一门技术。
自上世纪80年代兴起钢琴热后,近些年,随着当时的琴童的成长、结婚生子,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随着多年来中国钢琴教育、考级的弊端的显露,中国的钢琴教育也显示了新的走向。家长们越来越认识到音乐学习的重要性,但却越来越倾向于将钢琴仅仅作为素质教育而非专业发展方向培养。像郎爸那样执着于子女的钢琴学习的父母越来越少。在教师的教学中,也渐渐引入了小组课钢琴教学,在学习中注重儿童歌唱、音乐感知能力的提高。
但是,我们的家长群素质却有待提高。相对于奥数、英语、国学来说,音乐教育就像是教育界的“非刚需”,家长愿意花钱培养孩子的奥数、英语,这些能够给孩子带来立竿见影的分数变化的课程,却不是很愿意花钱慢慢栽培孩子的音乐感知力。中国的音乐教育具有很强的功利性,有很大一部分是家长自己做的恶。因为要看到结果,就督促孩子考级,因为跟别人攀比,就拔高级别,不管老师的建议,一味的“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部分钢琴老师也具有功利思想,一年当中,只让学生练那么几首考级作品,其他的音乐知识一概不教,结果学生连谱子都不怎么会认。有的家长,把孩子丢给老师,让孩子好好学习钢琴,自己却对音乐毫无感知,不听不看甚至拒绝,还美其名曰“我不懂”“我小时候没有机会学,看你现在多幸福”。在这样的家庭中,学琴是孩子一个人的事,爸爸妈妈只有督促,却没有欣赏和共鸣。生活中没有音乐或是音乐贫乏,却想让孩子弹出丰富的音乐感觉,怎么可能?贫瘠的土地怎么可能长出参天大树?
总之,不需要过早的开始钢琴技术练习,但倡导更早一些的开始音乐启蒙,多听多看,为孩子营造一个充满音乐的生活环境,不要过分在意技巧,却更注重音乐的理解和感知,让音乐的美好滋养孩子的一生,你——一定不会后悔!
推荐指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