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自译3-4章

原文第3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译文:不尊崇有才能的人,方能使人停止争斗。不看重奇珍异宝,方能使人不去偷盗。不炫耀令人产生欲望的东西,方能使人心不动乱。因此,圣人处事的方法,就是使人内心平静,腹里饱足,欲望柔弱,筋骨强壮。在人不受到诱惑、没有欲求的时候,就常常使想谋取利益的人不敢行动。把握住了无为之道,就没有什么事情处理不好的。

注:1、尚,上也。——《广雅》;尚假借为“上”,尊崇;

    2、乱,金文字形,象上下两手在整理架子上散乱的丝。本义:理丝;

    3、虚,空也。——《尔雅》。无虚不败。——《周书·文政》。注:“国无人谓之虚。”

    4、弱 ,小篆字形,两把弯曲的弓,“彡”象毛羽之形,合起来表示柔弱。本义:气力小;势力差。

    5、知,《荀子·修身篇》是是非非谓之知。

    6、智,《孟子》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7、治,《史记·夏本纪》作“来始滑",《汉书·律历志》作‘七始咏’是‘治’即‘始’字。”《淮南子·主术训》:“能多者无不治也。”《诗经·鲁颂·驹·思马斯作传》中作“始也”,是治与始本可通训。

原文第4章:

道冲而用之,久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帝之先。

译文:道无形无象,循环往复不会有尽头,是万物渊源深奥运行的根本。折断锋芒,剖开外表,探究现在,追寻过去,在万物中能清晰透彻的发现它。我不知道道诞生于什么时候,天地万物出现以前就存在了。

1、久,字形字义由“夂”派生出来。有两音:一读zhǐ。义为“从后至”。二读zhōng。义为“终”。“从后至”是指从后往前走时来到终点处,终点也是再出发的起点。“终”者,“冬”也。冬去春来,再作一次四季轮回。故本字两种发音下的义项实际是相同的,都是“到达终起点”的意思。

2、盈,《九章算术·盈》,盈虚(有余与不足)。

3、锐,芒也。——东汉·许慎《说文》。

4、纷,马尾韬也。――《说文》。段玉裁注:“韬,剑衣也。引申凡为衣之称。

5、尘, 从“土”,表示鹿群行扬起尘土的意思。楷书简去重叠的部分,只保留一个“鹿”。现行简化字“尘”,也是一个从“小”从“土”的会意字。本义:尘土,表示事物的微小,对应第一章的无,即过去;“光”与之相对,表示事物的弘大,对应于事物的有,即现在。

5、湛,从水,甚声。本义:清澈透明。

6、似,象也。——《说文》。

7、或,有也。——《小尔雅·广言》;或跃在渊。——《易·乾》。

8、象,《疏》谓悬象日月星辰也。《礼·乐记·注》象,光耀也。《书·舜典》象以典۬。

译后感言:《易经》和《道德经》是属中国传统文化里面的2部符号语言经典。来自非常朴素的万物,是古人以天地为师,法自然万象而形成的可遇而不可求的经典。《道德经》相传为老子骑青牛过函谷关而传下的,观这五千字,一字一景,一字而传神!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有一个极其富有意义的象。这点应该是翻译这边经典每一个人都认同的。

既然是符号语言,这本书不同的人就可以看到不同的象,也没有高下,没有正确与否,只要你是在用无为的心去体会、去理解、去印证,对你来说,就是一次触及灵魂的洗礼。

共勉。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如果需要原文档(因文体限制,部分表格无法呈现)请联系QQ1769090563 本文由中医仲景协会整理收集 《内经选...
    陶墨阅读 34,848评论 0 33
  • 老子道德经全文翻译(全81章)阅读: 【老子·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1]。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
    暖阳_1332阅读 184,505评论 4 81
  • 刚来在我宿舍的门口 我猜到你了吗 已经不重要了 只是后来啊 认识你啊 觉得你胖嘟嘟也掩盖不了 那种自然的潇洒 最近...
    鲸鱼开口吞吞吐吐阅读 230评论 0 0
  • 常常有家长咨询我关于早期教育的问题时,他们会说:孩子还小,什么都不懂,大一点再说吧。如果我今天拿这个问题来问所...
    未央之雨阅读 261评论 0 2
  • 怀揣着期待紧张的心候到约定的时间敲开老师房门,见老师一副刚睡醒穿着拖鞋的模样,心想老师这是准备好了吗?入座后开始探...
    侠骨丹心9号阅读 323评论 2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