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书友大家好,今天开始我们一起开启“我这样做教师”的主题共读。此次共读精选5本教育名家的经典作品,致力于帮助广大一线的老师们走出教育困境,实现职业技能的提升,做幸福而有为的老师。本周我们一起共读的是李镇西先生的《给教师的36条建议》。今天共读的主题是“名师引路,成就最好的自己”。
1
期中考试过后,同事聚餐。刚经过了监考判卷,大家都有些疲惫,举杯时说着叫着嚷着,纷纷感叹又挺过了半个学期。本来说好不谈工作,酒至半酣,还是绕到工作上,吐起了苦水。这个人说“学生太难管”,那个说“成长没空间”,这边低声诉说同事之间的矛盾,那边悄悄谈校长乱指挥……
这种现象恐怕已经成了大多数老师聚会时的常态。随着社会上对老师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孩子却越来越“难管”,老师面临越来越多的困惑,各种问题层出不穷。比如:孩子犯了错,宽了,怕学生更加放肆;严了,又担心师生感情会受到影响,如何把握好教育过程中的宽与严?再如,面对现实中教育的枷锁,曾经的雄心万丈一下子没了施展的空间,怎么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还有,自己多次和学生谈心,不但没效果,有时候还被学生抗拒,怎么现在的孩子就这么难教育?甚至,在人们对老师的负面评价越来越多的今天,教师还有尊严可言吗?……
这些问题就像一张张网,困住了大多数老师,如何从这些问题中突围出来,李镇西老师在《给教师的36条建议》一书中给了我们很多有益的指导和启示。
2
李镇西,四川乐山人,03年获得苏州大学博士学位,语文特级教师,出版有《青春期悄悄话》《爱心与教育》《做最好的老师》《民主与教育》等专著20多部。李镇西老师从教30多年,坚持践行科学的素质教育,获得各界的肯定与推崇。2007年7月31日,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温家宝同志题词说:“他走的乡村平民教育之路是正确的,他和同事们通过‘提升教师、关爱孩子和影响家长’三件事,让孩子们享受优质教育,富有创意,符合实际,看住了素质教育的关键问题。他们所从事的事业是高尚的,我向他们表示敬意。”
《给教师的36条建议》一书,是李镇西老师针对教师来信中的36个最典型的问题,所给予的解答。在书中,李老师提出极具操作性的建议,并将自己的教育理念融入其中。这些建议涵盖了中小学教师面临的方方面面,包括课堂教学、教师的自我提升、与学生的互动、与家长的交往、与学校领导、同事等人际关系的处理等方面,也探讨一些极其棘手或尴尬的问题,如怎样处理学生偷盗、怎样对待家长送礼、能否对学生用兵法等等问题。书里有后悔与反思,有希望与憧憬,有经验与指导,也有智慧与力量。对于一些教育难题,李老师能够巧妙化解;对于一些人事关系,李老师能够娓娓道来;对于一些不正之风,李老师能够一针见血;对于教育本身,李老师充满了睿智与胸怀。
那么本周,我们将从以下几个主题点和大家一起阅读这本书:
一、你和幸福,只差了一点智慧
二、不断超越,做最好的自己
三、掌握教育技巧,以平凡演绎精彩
四、对待“特殊学生”的态度里,藏着你的智慧和素养
五、撑起你尊严的,是人格和学识
六、用爱和智慧,书写自己的教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