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正在读小学阶段的孩子而言,他们的人际交往模式和幼儿园阶段,以及进入幼儿园之前的阶段截然不同。
进入幼儿园之前,孩子主要和家人相处。不管是父母,还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总是把孩子视为命根子、眼珠子,对于孩子有求必应。渐渐地,孩子成为家里的小霸王,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从自身角度出发,从来不会考虑他人的需求。
然而,在走出家门,步入幼儿园之后,孩子不得不和小朋友们相处,也认识到自己并不是整个宇宙的中心。可以说,大多数孩子都是在进入幼儿园之后,才学会与同龄人相处的。
在进入小学之后,孩子面对的社交问题显然更加复杂。如果说孩子在幼儿园里依然可以得到老师无微不至的照顾和关爱,那么进入小学阶段,老师的主要任务就是教授孩子知识,而不会把太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帮助孩子解决矛盾。这也就意味着,即使是一年级的新生,也必须学会和同学相处,当在相处过程中出现矛盾的时候,还要学会独立解决社交问题。很多父母为此而忧心忡忡,却忽略了孩子作为独立的生命个体,总有一天要离开家,脱离父母的保护和照顾,独自面对人生。因而有人说,溺爱是父母对孩子最大的伤害,学会放手,才是父母对孩子真正负责任的做法。
当父母抑制不住内心的冲动想要帮助孩子解决人际纷争的时候,不如提醒自己:父母再爱孩子,也不可能始终庇护和陪伴在孩子的身边,只有尽早放手,让孩子学会面对人生中的很多不如意,甚至是坎坷磨难,孩子才能真正成为人生的主宰,才能尽情地释放自己的人生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