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阶段假期计划应该怎么制定?(上)

网图侵删

最近网上盛传这样一张作息时间表,于是,就搅动了无数的讨论。

网图侵删

看到这张作息时间表,什么感觉?

本来没打算把这事当做一个要讨论的点,没想到好多家长朋友说,给孩子的假期做计划简直就是噩梦,开始做的计划,通常都进行不下去。

第一个星期,执行得还算严格。第二个星期,就开始有些地方打马虎眼。第三个星期,简直惨不忍睹。最终,定好的计划,只能半途而废,等来年假期再说。

制定时间计划这事,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以及亲子关系融洽程度不同的家庭,需要区别对待。

先说说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在制定时间计划时,应该考虑哪些问题。

一、二年级。

刚进入学校的小朋友,会产生各种不适应的情况。

纪律方面的压力,对孩子来说相对比较大,从原来幼儿园那种自由散漫,一下子到了需要端端正正坐在那里的学习。

老师也不是幼儿园里的那种和颜悦色,而是严格按照校规校纪进行要求。

从没有学业要求到需要参加各种考试。

这种种变化,对孩子来说都需要适应,有些适应良好,有些就需要调整,家长应该着重观察,帮助孩子平稳度过这个时期。

因此,针对这些特点,假期可以考虑以下方面。

1、调整心理状态。

孩子假期的主要任务就是放松这一个学期学业以及环境和老师同学关系带来的压力,调整心理状态。

相对而言,他们的学业压力没那么大,一般小朋友只要上课认真听讲,完成作业和考试都没问题。

到二年级,基本上应该都适应了学校生活,与老师同学的关系也有了很大进步。

但是有些小朋友需要关注他们在学校的适应性问题,比如有的小朋友回家后说不喜欢学校,不喜欢某个同学、某位老师,或者不喜欢做作业等,趁着假期,帮助他们减轻心理压力,缓和紧张情绪。

对于这样的小朋友,当务之急不是让他们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和提高学习成绩,而是首先去除掉对学校的刻板印象,让他们愿意去学校,愿意与其他小朋友交朋友。

2、培养孩子对运动的热爱。

很多家长朋友有个误区,认为要培养孩子对某件事情的坚持,因此,在孩子已经强烈表达了对某项运动的不适应和不喜欢后,依然以“做事情要有始有终”或者“这是你自己的选择,你要为此负责”为由,强迫孩子坚持下去。

这样会让孩子产生抵触心理,即便是参加了这项运动,收获到的也不见得会更多。

孩子还小,不必一定规定一个运动项目,可以让他去尝试各种不同的运动类型,感受不同运动带给他的体验,试着理解各种运动规则,这些对孩子来说,都是很好的学习。

这样的方式不仅容易让孩子产生对运动的兴趣,还能更全面的锻炼孩子的各种肌肉群,增强体质和体能。

3、广泛的接触各种学科类型。

小朋友在这个年龄,对很多事物的好奇心是非常重的,他们渴望了解身边发生的事情,了解身边的人,了解自己。

这个阶段可以带他们去各地的博物馆,其中自然博物馆应该是最受小朋友欢迎的,其次是各种专题博物馆。

因为孩子还小,对他们的知识要求不必太高,教会他们在公众场合的礼仪,明确逛博物馆的一些基本行为要求,做到遵守博物馆秩序,遵照工作人员指示行动。

至于看到的东西,孩子能记住多少?我们想想自己去逛博物馆能记住多少、能理解多少呢?

他们这个时候还不具备把知识进行梳理的能力,也不具备将事物的因果关系进行联系的能力。(不排除有很多孩子确实具备这样的能力)

因此,当他回家后,能把去博物馆的整个过程说出来,把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某个东西表达出来,目的就达到了。

记得有一次逛首都博物馆,一位妈妈气急败坏的数落儿子,你才看了几眼那些东西,你都记住什么了?吃了一肚子,现在又喊累了。

首博的藏品确实不错,但是我去了那么多次,因为不感兴趣,只记得有几尊模样特别的佛像,其他的都没什么印象了。

三、四年级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开始学习一些抽象概念的知识,大脑的发育依然很快,能进行基本的归纳、总结、推理等。

经历了前面两年的学校生活,他们已经不再被最初的不适应困扰,学习上的稳定也让他们有了更多时间思考其他事情。

他们显得比两年前成熟稳重了很多,开始进行自我的探索,对同伴关系有了初步的思考。

因此,这个阶段孩子的假期可以考虑以下方面:

1、学业方面以假期作业为主。

学校的学习进度,相对比较适应孩子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因此,以学校作业为主,对孩子来说是合适的。

有些家长可能出于小升初的压力,对孩子进行更多的学业上的要求,给孩子报了很多辅导班。

关于辅导班,我还是那句话,要根据自己孩子的情况来,并不是一刀切的都不好,也不能不管自己孩子的真实状况以及亲子关系情况,就给孩子报班,只为了孩子有个地方去。

孩子学有余力,且有较强的竞争意识,对知识的好奇驱动他想了解更多学科知识,完全可以根据情况给他选择合适的课外班进行提高。

如果孩子还没这样的内在驱动力,那在这个假期,就还是以培养一些基本的习惯为主。

因为,孩子的理解力,包括心智成熟程度都有差异性,三四年级学业上的某些差异,并不会对孩子后面的学习带来太多困扰。

2、以休养生息为主。

充足的睡眠和运动对孩子的大脑的发育是有好处的,这一点相信绝大多数家长都是赞同的。

但是我们同样知道,孩子在上学期间很少能有充足的睡眠和运动。

因此,在假期期间,是很好地让孩子进行身体锻炼和充足睡眠的机会。

如果孩子一二年级时,进行了广泛的运动尝试,到了三四年级,他们会对某项运动有了更偏爱的倾向,这个时候可以帮助孩子选择一项运动坚持下去,并跟他进行沟通,一旦开始,就不要轻言放弃。

3、继续开阔眼界。

有些父母特别有心,会把孩子小学几年的假期会参观的博物馆进行梳理,按照孩子的兴趣,安排到每一个假期中。

三四年级的孩子,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看了好多书,他们甚至在某个领域已经有了自己的小知识库。

这个时候,父母可以帮助孩子进行一个系列的参观。比如,某些专项博物馆,各地不同,可以去不同的地方进行体验。

孩子这个时候的参观,就是体验式与知识性并存的状态。

还有一些家长选择了国外的游学营,也是以开阔眼界为主,体验生活的多样性。

五、六年级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好多已经进入青春期初期了,有了更多自己的想法,对自我的探索更强烈,对同伴的品质要求也更高。

如果家长在平时比较注重孩子学习习惯的培养,那么这个时期孩子就具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

同时,面临小升初,他们的学业压力明显要大于前几年。前几年的压力可能仅仅来自同伴,而五六年级的他们,要面对人生中第一个重要的考试。

因此,这个时期的假期,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上加个油。

如果孩子在学业上确实吃力,可以在调查好情况的基础上,给孩子找个合适的老师,帮助他克服这个阶段的困难。

如果孩子在学业上有余力,可以适当给孩子拓展一下某个学科的知识,但是不建议以校内课本的学习为主。

目前很多六年级的孩子会在假期学习初中的各门学科,这样的学习我觉得可以改一下。

全面学习的问题是孩子假期会花费很多时间在学科学习上,而效果可能也就是了解了皮毛,比没学的同学对知识点更熟悉点而已。

这个阶段的孩子,学有余力,他们一般有自己的想法,自己喜爱的某个学科倾向。他愿意为某个学科付出更多的努力。

可以帮助孩子进行这门学科的深入学习,找更多资源、设计更系统的学习计划,让他在这门学科方面确实能做到扎实、深入、全面的一个学习状态,那么将来在初中高中阶段,这个科目可以成为他的优势科目,为他的全面成长奠定基础。

2、与同学的交往可以更多一些。

五、六年级的孩子对同伴交往的要求更高了,他们在青春期的前期这个时期,更希望与同伴进行交流,加入同辈团体,赢得同辈的尊重和喜爱。

对自我的探索,也让他们逐渐开始远离父母的怀抱。

所以,这个时候,可以鼓励孩子多与同伴交往,通过他们之间的互动,来提高孩子对自我的认识。

适当的让孩子自己设计一些可以集体参加的活动,让他们自己组织、策划、确定行动目的、行动内容等。

这些工作不仅可以拉近同伴之间的关系,帮助他们学会相互包容,互相尊重,还能锻炼他们的组织能力,策划能力,全面思考的能力。

不论是哪个年级,运动和阅读都应该是假期的重点,且应当确保充足的睡眠。

假期,对父母和孩子都是一种考验,假期,既是孩子放松压力,重整旗鼓的阶段,也是父母借机与孩子搞好亲子关系的时机。

如果亲子关系还没法达到可以融洽的进行计划沟通的地步,希望父母的重点应该放在亲子关系的改善上面。因为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父母需要根据孩子的变化适当调整自己与他们的沟通方式。

因为良好的亲子关系是进行下一步教育和指导的基础,没有好的关系,父母说的一切都是浮云,就会出现计划制定了,但是执行不下去的情况。

或者磕磕绊绊的执行下去了,孩子在心里充满了对计划的厌恶,随着年龄的增长,下次再做计划,可能就推行不下去。

总之一句话,假期,小学期间的孩子尽量以放松身心,调整状态为主,充足的睡眠,足够的运动。家长的重心放在亲子关系的修复和改善方面。如果确实有学业上的压力,可以根据孩子的情况,进行适当的补充。假期,同时也是孩子开阔眼界、增长见识的好机会。

下次,我们说说到底要不要时间表,如果有应该是什么样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