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兄弟》后想,还是那个余华吗

余华笔下有很多感人的故事,悲惨、凄凉,可以让小船上的老太太听了之后泪流满面。像《活着》里面的富贵年轻浪荡不羁,晚年只剩老牛陪着自己,只能向老牛诉说人生的无常。《许三观卖血记》里面的主角许三观因为天灾人祸一次次地卖血求生,看的时候仿佛不是在吸他的血,好像吸自己的血,吸自己的泪。这些是《兄弟》前面的部分的主旋律,文革期间宋钢被卫兵在车站给活活打死,俩孩子哭天喊地的,让人潸然泪下。后面画风突转,让人有点难以适应。

先是李光头人生开挂,从一个收破烂的小混混一度成为商业大亨,金钱用不完,女人有的是;接着宋钢像是被咒诅似的,一生低谷真是一波接着一波,大眼镜是掉了一个又一个,最后竟然远走海南,整上了假胸;还有就是林红从在厂长面前宁死不屈的贞女到了李光头那儿就变成了荡妇,高潮接着高潮,浪笑连着浪笑,让我有点难以接受。

你可以说作者可能是刻意营造出这种反差,为了体现人性的压抑和物欲横流的时代。如果你非要这么说,那么我只能说,你说的可能是对的。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