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昂桦
今年春节前夕,突如其来的冠狀病毒疫情,让武汉有些措手不及,但没有敦克尔克撤退式的仓促。狭路相逢勇者胜,熟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人都会知道,在二战中,欧洲战场有一次著名的“敦刻尔克大撤退”。可以回顾一下,其中情形可以对比,悟出一些道理来。
第二次世界大战启于1939年9月,德国入侵波兰。法国、英国同时在要求德国48小时内退出波兰,法西斯政权希特勒置若罔闻。第二次世界大战由此爆发。随后,英国随即派出远征军渡过英吉利海峡,来到法国与法军军队共同作战。
德军声东击西,绕开徳法边境之间数百公里的防御堡垒,从法国北部,与比利时交界的崎岖山道,阿登山区长驱直入进入了法国。法国苦心构筑十二年、固若金汤的马奇诺防线成了摆设。德国装甲部队所向披靡,横扫法国全境,直逼英法联军退缩到通往英吉利海峡岸边的小城敦克尔克。1940年5月24日,在这个仅不到一万名居民的港口小城成为英法联军部队能够逃脱歼灭的海上退路。德军最近的坦克离这个港口仅十几公里,英国、法国以及比利时残存部队被团团包围,成了瓮中之鳖。只有渡过英吉利海峡到达英国,被围困的大军才能死里逃生。敦刻尔克港口腹背受敌,海上,空中,陆地都在德国炮火之下,让40万人从这个港口撤退,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事情。这是惊心动魄的时刻,也是分秒必争的紧急关头。危在旦夕的英国邱吉尔政府,下令执行代号为“发电机”的撤退计划,并且动员人民起来营救军队。海军部开始在沿海和泰晤士河沿岸征用船只,通过广播呼吁全国所有拥有船只的人前往敦刻尔克。船主们明白撤出军队对于拯救国家的意义,纷纷驾驶着驳船、拖船、货船、客轮、渔船、汽艇等各种船只出海,驶往敦刻尔克。先后有800多艘各种船只加入救援行列,其中连游艇之类的小船都算进去了。历时九天的大撤退,共撤回约34万人。这支全民參与,被称为“蚊子舰队”的船工们不畏牺牲,从英国南部的六个港口出发,冒着随时牺牲的危险,在敦刻尔克接上联军官兵后再返回英国。尽管先后被击沉200多艘舰船,二万八千人阵亡,四万人被俘。英国人民和军队,这支东拼西凑的船队用了9天时间,还是把34万大军从死亡绝境中拯救出来。敦刻尔克的壮举为盟军日后的反攻保存了大量的有生力量,也创造了二战史上的一个奇迹。
邱吉尔在著名的演讲里讲:“我所能奉献的只有热血、辛劳、眼泪与汗水……我们的对策是什么?我可以告诉诸位:是宣战,在海上,在陆地,在空中,对敌宣战,动用我们全部能量,动用上帝所能给予我们的所有力量;对专制恶魔宣战,这个恶魔犯下了空前黑暗、令人发指的反人类罪行。” 。時間已经过去八十年,但他的声音今天天听來依然铿锵有力,不愧為那个时代的最強音。
同样是一座城市,只不过武汉要比敦克尔克大得多。武汉封城,是因病毒而起,敦克尔克被困,是面对法西斯德国的围剿。被困者都期盼着被拯救。战争能让肉体瞬间成为炮灰,瘟疫能让人间沦为地狱。尽管可怕的情形,让人提心吊胆,但是,国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把这次疫情定位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采用建国以来从未有过的有力举措,精心布局,全民参与,堪称大国风范。在这种大背境下,无论是外卖小哥还是快递小哥,无论是贩夫走卒还是明星名流,都积极投身到支援国家最需要去的地方去,有钱出钱,有物捐物,有一分热发一份光,为早日夺取抗疫战的胜利做出了非常重要贡献。
武汉全城防疫,虽然比不上当年敦克尔克惨烈和悲壮,但是有力的行动鼓舞人心。有研究学者认为,如果滞留在敦克尔克的联合国军当初被德军消灭在敦刻尔克海边,英国国内就几乎没有什么正规军了。那样也许英国就不得不与德国人讲和,二战的历史怎么发展也就很难说了。不过历史是没有如果的。不管怎么说,敦刻尔克大撤退都是一次世界战争史上的壮举,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新冠肺炎疫情被有效控制,与紧密依靠十四亿人民万众一心,构筑起群防群治抵御疫情的严密防线,并取得阶段性重大成效是分不开的。
新冠病毒是全人类的敌人。病毒的传播并不会分辨国界,不会区分种族,也不会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GDP发展水平有关联,疫情防控的重点不仅在于防止病例的进入,同时更关键的是,当病患出现的时候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世界卫生组织目前最担心的是现在中国以外地区,韩国、伊朗、意大利、日本目前形势严峻。全球疫情正处于最关键时刻,各个国家只有迅速采取行动,才能有效扼制新冠肺炎疫情继续扩散。中国防疫经验已经证明,只要采取正确的措施,完全可以控制疫情的发展态势。中国为抗击疫情所作的努力已经受到了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尊重和赞赏。事实上,中国采取的很多防控措施远远超出应对突发事件的相关要求,为各国防疫工作设立了新标杆。意大利北部地区已经采取了中国封城方式。中国表示愿意为韩国、日本、伊朗提供人道主义援助,共同抵御冠状病毒传播。虽然中国的抗疫战节节胜利,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也赞扬了中国政府在应对疫情方面的“合作和透明度”,但西方媒体表现出傲慢与偏见,仍视而不见。美国《华尔街日报》2月3日发表题为“中国是真正的‘亚洲病夫’”的评论文章,诋毁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抗击疫情的努力。作为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的美国,在第一时间限制中国公民入境,在国际上煽动恐慌心理。这些都是不和谐的国际氛围。事实上,近半年以来,美国遭流感肆虐,波及范围覆盖48个州,已有2600万人感染,至少1.4万死亡,死亡人数中至少包含92名儿童。在美国,流感的危害性要比新型冠状病毒要严重的多。不管美国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阵地面前扮演什么角色,如果不站在世界人民平等友善的立场,以美国优先,以美国的利益为出发点,注定是孤立、不得人心的。可以回想一下二战中的德国独裁者,不也是在民众面前鼓吹日耳曼民族的高贵,却把德国民众绑在战车上赴死吗?正义战胜邪恶,世界人民最终战胜法西斯却是历史的必然结果。我国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尤其是2020年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年,可以说,中国尤如二战时期的诺曼底登陆。
诺曼底登陆战役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两栖登陆战役,出动兵力总计超过280万人。诺曼底登陆的胜利,宣告了反法西斯盟军在欧洲大陆第二战场的开辟,使得纳粹德国陷入两面作战、腹背受敌的困境,彻底粉碎了德军其他战略意图。1944年6月诺曼底登陆的胜利,就是敲响了纳粹德国的丧钟,也是蠃得全世界范围内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基础,使得二战的战略势态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疫情改变不了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冲击是暂时的、短期的。比如,很多消费并非消失,只是延期,待疫情结束后自然会释放,像2003年“非典”期间,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最低至4.3%,到7月份就大幅回升至9.8%。再如,此次疫情期间,一些行业逆势增长,网络购物、线上课堂、远程办公、在线娱乐和智能制造等加快成长。其次,应急政策措施正积极对冲疫情影响。近段时间以来,又根据形势需要紧锣密鼓地出台了多项有力有效的对冲政策,包括推动有序复工复产、减税降费、金融服务、租金减免和稳岗补贴等。另外,复工复产促进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不断恢复。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坚持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原则,按疫情风险低、中、高等级,差异化分区分类推进复工复产。总之,发展潜力和政策储备仍然充裕。这也是我们国家满怀信心的决战宣言,从敦克尔尓克大撤退,到诺曼底登陆。中国走在前列。
中国模式,就是在世界范围内探索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从西方国家的思想里汲取精华和营养,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的结合,创造了新的中国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略和战术同样值得中国人民学习。美国在二次世界大战中作出了贡献,值得世界人民敬仰。但在新世纪的社会历史时期,美國是需要反思的。世界处于各国彼此联系和彼此依存的经济全球化时代,“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越来越成为人类需要的模式。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价值诉求,是在真实的共同体中实现全人类的共同发展,这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重要成果,也是西方有识之士认同和追求的共同人类价值观。中国社会的民众认同国家,认同体制,在遇到大灾大难时,都立马变成国家力量,没有出现西方不友好国家他们想要看到的恐慌和浑乱。中国人一声令下,全国人民就立马动员起来,自觉在家隔离,竭尽全力阻止病毒的传播。反观美国2009年面对甲型H1N1流感的无政府主义,让美国丧失十几万人。几乎就是束手无策,由此全球蔓延。这是非常不负责任的大国。中国面对新型冠状病毒,首次启动I级应急响应,明显比美国强。说美国的月亮比中国强的人恐怕难以自圆其说。更难能可贵的是,在武汉的街头义务送货,在医院为患者服务的,大多數是刚刚走上社会的年轻人。在这样的逆境中,中国老百姓表现出一种从容、自信、鎮静,是真正治愈病体的压舱石。在网络上很多的武汉日记或影像记录中,亦可以看到不少年轻人的身影。他们用最朴实的语言方式记录着我们身边的人和事,义务参与到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中来,体现了社会的正能量。这些正能量的主体是年轻人,他们才是中国的未来。
从这场战“疫”中,悟到的不是戰爭的殘酷,而是人性的考驗,感受到离病毒最近的,不是病患者、医护人员,而是灵魂受到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