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改自泰国公益广告,内容有删改)
1
芭作老师领着他的母亲,走进了教室。
像每一个普通的早晨一样,他将母亲安顿在教量的最后一排,老妇人的头发早已发白,大概在七十五岁左右。芭作老师知道他的母亲患有老年痴呆症。如果不加看管,后果将不堪设想。
芭作老师开始上课。粉笔刷刷地在黑板上滑动出一行行板书。
字迹不是很好看,却出乎意料的整齐。
老妇人安静地坐着,眼神呆滞而空洞,她歪着脑袋看着在奋笔疾书的芭作老师,仿佛在看着一个陌生人。不到一会, 老妇人便闭上眼睛睡着了,一头白发散乱地垂到了脸上。
孩子们早已习惯了老妇人的存在 。但也总喜欢转过头去瞅着老妇人,仿佛看着一个新来的客人。
苏提也是这几个学生生的一员,他对课上的内容感到厌烦,便转过头去,打量着熟睡的老妇人。
“苏提,起来回答问题!”
苏提转来头,茫然地看着板书。
2
放学的时候,陆陆续续来接送孩子的家长们聚集在了学校门口。即使早就知道了芭作老师带母亲上课一事,也忍不住要议论纷纷。
“这是学校,又不是他家。”
“就是啊,学生们怎么可能集中精神学习呢?”
“其实可以请个保姆帮忙照看,比每天这样好的多了。”
“我正琢磨让我家孩子转到别的学校去。”
教室中。
下课铃响了,安静的教室沸腾起来。收拾完东西的孩子们离开教室,投入前来接送家长的怀抱。
吵闹声把老妇人吵醒了,她剧烈地咳嗽起来。这时,一杯水递到了老妇人面前。
是苏提。
老妇人接过温开水,眼神仍然空洞,却掠过一丝感激,她伸出手,尝试够着孩子的头,苏提便低下身子, 乖巧的任她摩挲着自己的头。
芭作老师着到了这一幕,他想起自己小时候母亲也是如此温柔地对待他,然而令他痛心的是母亲再也认不出他了。
在母亲患了痴呆症之后,芭作老师便常常将母亲带在身边,包括上课。有些家长曾当面向他提意见,但他并没有改变这个习惯。
3
“现在有不少家长反映,我认为芭作老师应该慎重考虑此事了。”
芭作老师坐在校长办公室与校长面对面坐着。
“好的。”芭作老师答道。
“我可以帮你物色照顾你母亲的人。”校长向前倾了倾身子,希望得到肯定的答复。
“万分感谢,校长。”芭作老师为难的说:“但是这是我自己的母亲,我是绝对不肯让别人代替我照顾的。”
芭作低下了头,“要不这样……”
核长也叫明白,芭作老师的教书水平,在这片地方也是赫赫有名的,他之所以留在本地的原因,只是因为照顾他的母亲。
芭作往外看了看。
刚才还坐在走廊上的母亲,突然不见了!
“请稍等,一会儿就回来。”
芭作老师冲出办公室,在走廊上张望。
走廊上没有人。
“妈?”
他跑进一间教室,“妈?”
教室里也没有人。
芭作老师慌了。
这是,发现异样的孩子们跑了回去,校门外的孩子们也通通从学校门口涌了进来,帮助芭作老师。
他们找遍了整座教学楼,紧接着又找遍了整个学校,仍没有找到。
芭作老师如五雷轰顶一般,惶惶不安的跑出校门。
4
苏提已经被母亲接走了,他不知道芭作老师的母亲走丢了。一路上,他郁郁寡欢,后悔自己不该在上课时分神。
突然,他想起了芭作老师的母亲,于是对母亲说:“要是我长大了,一定会给妈妈开车。”
一丝惊讶掠过苏提母亲专注于开车的的脸上,惊讶过后则是荡漾开来的微笑。
“又怎么啦?”母亲笑着问。
突然,苏提说:“妈妈,快停车!”
停下车后,苏提连忙下了车,他的母亲紧随其后:“又怎么啦?”
在公路左侧,芭作老师的母亲在公路边漫无目的的行走,步履蹒跚。如果遇到了不小心的司机,很容易发生事故。
老妇人的眼神仍然空洞,却似乎在寻找着什么。
苏提跑到老妇人跟前,他的母亲紧随上来,拉住了他的手。
“奶奶,您要去哪里呀?”
老妇人转过头来,茫然的看着他。老年痴呆症患者的记忆让人摸不清,很难说出他们到底记得起什么,忘却了什么。
“妈?”
在附近的芭作老师寻声跑了过来,他大口喘气的声音在安静的公路里显得十分突出。
芭作老师看见母亲,三步并作两步跑了过去,一把抱住母亲。
“妈……”
千言万语,却无从说起。
芭作老师能做的,只是紧紧的抱住的母亲,他的脑海里回想起了自己和母亲的点点滴滴:每天带母亲去学校,在学校喂母亲吃午饭,晚上帮母亲洗澡,在临睡前为母亲洗脚……
这一切都值得,它们的只有一点,我的母亲只有一个,而且她还活着。
芭作老师紧紧的抱着他的母亲,生怕她再次走丢。他的眼里,流出了滚烫的泪水。视野渐渐模糊,只能看见母亲的白发在风中飘摇。
“你不去学校吗?”母亲问道。
5
“因为家长反映有关芭作老师的事情,”校长在家长会上说,“芭作老师的母亲,患有老年痴呆症。”
家长们盯着校长,等待着他的下一句话。
“他每天都得带他的母亲去学校,因此造成不少家长的困扰。”
家长们点了点头。
“芭作老师还告诉我他只有妈妈,他的妈妈也只有他。”校长顿了顿,“之前,有不少学校邀请他前去任教,但都被他拒绝了,因为他想照顾妈妈。芭作老师常说,他的妈妈给予他生命。所以,每个人都有权利保护自己所爱之人。”
“要是有哪位家长,认为芭作老师不适合在我们学校任教的话,请在此联名书上签名。”
讲台下十分安静,只有少许的唏嘘声。一些家长们低下了头,若有所思。
校长拿出了联名书。
6
讲台下仍是一片沉默。
过了半晌,校长缓缓的收回联名书。
家长们陆陆续续地离开。
芭作的母亲坐在教室外面的走廊上,手里攥着一张芭作的全家福,似乎想起了什么,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倚着教室前门的芭作老师,早已泪如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