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讲几个工具人的故事。
什么是工具人?我自己的理解是,比较高级的工具人随叫随到,叫之可用, 各取所需,一拍两散。
比方说有一个声音甜美,但是游戏技术并不太行的妹子。直播游戏实况,又实在没有水平,便叫来一个声音温糯,游戏技术非常好的异性朋友陪(带)打。自己只需要在最紧张刺激的时候调侃他或队友,在初期卖卖萌,撒撒娇,让观众朋友们体会到游戏的乐趣便足够了。妹子能通过声音和游戏赚到钱,观众博个乐子,而那个被叫来打游戏的,就是工具人。
可能有人会问,这个声音温糯,打游戏技术又非常好的小哥哥,凭什么就能被喊来呢?
可能会有2个原因。
一是他和这个妹子有利益关系,比方说这局游戏打下来,收益四六分成, 两人各取所需,妹子提供人气和平台,他能延长这局游戏的时间、增加精彩程度,也无有不可。
二……还有什么话说呢?就舔呗,越舔越年轻,越舔越开心。
再打几个比方。
比较平等的关系是互为工具人。你帮我完成一下调研问卷,我帮你补上一个营销任务的名额;你帮我利用工作关系找几个熟人,我帮你在欧洲旅游的时候买几罐奶粉。相信各位也看出来了,这叫做人情世故。一张红尘的大网结结实实地铺张开来, 没有谁能躲得开。
有些人因为某些缘故,甘愿做个工具人。
比方说我认识的一个朋友,非常有文采,也有制作视频的能力,但是不善于与人交流。在安排合作任务时,他总是说:“我就是个工具人,服从安排。”所以他领到的任务一般不是一线采访、现场采样,而是些前期脚本、后期剪辑的工作。事实也证明他非常有能力,故而我们的合作通常都很愉快。
而有些人不愿意做工具人。
就比方说我。前段日子交了个pua型男友,索取无度。他把我这个“女朋友型工具人”可谓利用得彻彻底底,利用我们之间的感情,替他手抄论文(理由是他的字不好看),替他跑男生体育课的小长跑任务(理由是我前些日子提起要减肥),替他做选修课的作业(理由是这样他就有时间来陪我了)。而他,在我挤出时间写论文的时候大声斥责我没去他的校区陪他;在我疲惫地上了一天课的时候说我把学习看得比他重要;在我快乐地学习着转专业成功后新专业的时候,指责我学自己热爱的专业而去新校区是自私的行为。我实在忍受不了这样没有回报的付出,心安理得的利用,故而这个人也只能是我的前男友。“前”男友,罢了。
所以每个工具人都是有其能接受的限度的。在这个度之内,皆大欢喜;越过了这个度,便是鱼死网破。没有人是傻子,只不过是自私的程度不同罢了。工具人之所以心甘情愿地被利用,要么是有可以匹配的利益回报,要么是必须要做的任务,要么是坚实的人情基础。而那些达不到这些标准的,都是希望来日有其他形式的反馈的。来而不往非礼也,往而不来亦非礼也,如若一味利用、索取,最终的结果,想必是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