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之前看了蔡志浩老师的《记住自己现在的样子》一文,提到“我看到太多成年人在离开单纯的大学、进入複杂的社会后,过没几年就变得乾涩、麻木、冷漠、封闭、短视。我不希望看到你们也变成那个样子。我希望你们不论到了人生的哪一个阶段,都仍然能拥有感动人与被感动的能力,爱人与被爱的能力,为他人付出关怀的能力,以及对陌生的事物感到好奇的能力。最重要的是,你还要有能力保有一点理想主义的性格,永远不要轻易跟现实妥协。”其实我十分害怕,自己终究也会变得那样。我想,我至少可以用文字来记录我现在的样子吧。
我觉得大学生活,最美好的是自由。我们可以尽可能地探索什么东西是我们喜欢的,什么东西是别人无须逼着我们做,我们也愿意做的,什么东西是我们的信仰,什么东西是我们愿意用一生去追随的。我相信,每个人都会有每个人的答案。是的,目前阶段,我也有我的答案。
时刻向内,学会和自己当朋友
觉察自己的情绪和思想
我大一开始,就知道自己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认识自己,所以在这方面会有很多尝试。现在我倒是觉得,认识自己当从观察开始。我想很多人都知道有情绪日记一说,当我们的情绪来了的时候,记录下来,去探索其中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可以怎么对待这种情绪。当然,很多时候我们并不知道自己的情绪为什么来,这种情绪到底是什么,我也常常这样。这时候,纠结了老半天,也还是会去找我的朋友,和她聊,聊完之后心情便会很舒畅了。
除了学会觉察自己的情绪,还要学会觉察自己的思想。不知道你是否会发现,很多时候我们感到痛苦,感到不适,往往是因为我们纠缠于过往的念头。那些念头怎么来的呢?和过去的成长经历有关。比如我会纠结,当我有疑惑的时候,我到底应不应该问别人。因为我觉得我没有权利打扰别人,别人也没有义务把时间耗在我身上。所以每次当我有疑惑的时候,都会很纠结,到底要不要问那个人呢。但当我破除了这个想法之后,知道原来别人很愿意回答我的问题时,我突然感到很舒服。
我们的生活就是这样的,不断地遇到旧有的情绪和想法,然后逮住这个机会去了解自己。当把问题想清楚了,我们和自己相处起来就更舒服了。这个过程就像是收拾自己的房间一样,当你把一件件物品摆放在正确的位置,当你把整个房间都清扫地一干二净,你会突然地感到舒服。
觉察自己的外在表现
不可否认,没有多少人有时间了解你的内在,我们评估一个人,大多从他的外在行为出发。他平常不怎么说话,我们说他内向腼腆,他懂得关心别人,我们说他是个暖男。同样的,别人也是这样观察我们的外在表现来评判我们。所以,我们也应该学会用这个视角来自己。如果不会呢?就会出现我这种情况,以为内在觉察到的自己就是自己了,但其实那个只是活在脑海中的自我形象罢了。
之前女生节的时候,我们班的男生会给班里的每个女生写一封信。让我惊讶的是,每个人对我的印象都不尽相同,而且差别还蛮大的。我很疑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想原因是,我在他们面前呈现出了不同的自己。而他们每个人根据我的外在表现作出了不同的评价。
当我有了这个意识之后,我觉察了自己的外在形象:其实我说话笨笨的;其实我和一些人聊天的时候,会无意识地保持距离;我发现如果在走廊遇到同事,我会等他走远了之后,我才敢在他后头走回办公室。
我们可能察觉到让自己满意的行为,也可能觉察到让自己痛恨的行为。但都没有关系,我们觉察到了就接纳,然后想想,除了这样应对眼前的情况,我们还可以有怎样的方式。就像李欣频老师说的,有创意的人可以在斗室里写小说,没创意的人就算把他丢在迪斯尼乐园,他也激不出一点创意。所以,我们就用心琢磨如何在斗室里写生活这本小说好了,发挥出自己的创意,我们会慢慢创造出自己喜欢的样子。
让自己快乐是我的信仰
我发现终有一类人很吸引我,那就是主动给自己创造快乐的人。无论是多去运动分泌多些多巴胺,但是给别人卖个鬼脸让别人快乐的同时也给自己带来快乐。总之,我就觉得他们身上有满满的能量。
我们的生活节奏太快,每天上班的时候看到生活的重担压皱了他们的眉头,我不禁想到底生活的意义是什么。稻盛和夫说,生活的意义在于提高的人心性,我深觉得是这样的。可能我理解得有些狭隘,我觉得提高心性的意思就是,无论我们面对怎样的生活境遇,我们总相信自己有能量能应对这场挑战,我们总能够主动地调动自己的情绪让自己有信仰地生活。
学会保护自己
保护自己的好奇心。我总有不同的疑惑,有的时候会害怕,私下问一个人我疑惑的问题会打扰别人,但是在公共场合,我却也会允许自己提问,尽管有人觉得我提的问题就是蛮蠢的。但不知道为什么,我听到的言论总是,好奇心很重要,提问的能力很重要,所以无论别人怎么说我的问题蠢,我也还是会继续鼓励自己说出来。谁让我就是一个有问题的人呢。
保护自己欣赏美的眼睛。在生活中我们总能捕捉到生活的美。有像铃铛一样的花,有伸着懒腰的花猫,有明朗颜色的天空。每次看到这些东西的时候,停下脚步来,去真诚地感谢自己能够看到这些,这就是生活的美好。
保护自己能感受到来自己家人朋友的爱意。当别人给我一个拥抱的时候,我差点感动到哭;当我心情低落的时候,找到我的朋友,他们总是会给我鼓励;当我觉得自己打坐冥想很奇怪的时候,我遇到一个在瑜伽上课时感受更加细致的人。我突然觉得我这些年来,遇到的贵人怎么那么多。有天我不开心,于是在日记本上写感恩清单,不写不知道,一写原来一页纸也写不完。
保护自己愿意帮助别人。比如和别人见面的时候,可以第一个微笑表示善意;比如可以帮别人留个门。我发现我表达善意的对象总是陌生人,就是那种没有见过面的人,但是只要开始熟悉,我便不知道,我应该如何和他们相处,这期间的落差,我倒是真的不知道应该如何处理。
我当然在观察的是自己好的地方,而专门忽略了不好的地方。不好的地方在哪里呢?早上起床的时候总是要赖个十分钟,上班的时候不会把握工作的调性,直线型消耗精力,平常放假了也是待在图书馆看书写字,也不出门,做的事情从来都是一个类型,不会调和。每天提醒自己复盘总结,却也不做。知道精力管理很重要,也不去学习锻炼。想了很久的开始运动,也不开始跑步,最近来七分钟晨读练习也搁置了。每天的事务也不记录。想了很久的英语锻炼也不开始锻炼。晚上下班回到宿舍,什么都不想做,就想着发呆。是的,这就是你当下的真实状况,也同时记着,这是现在的你。
- 记录 -
- 启动大脑,用三三得九,三四十二,可以激发大脑开始想东西,但是持续时间不长,大脑预热之后写了几张卡片会慢慢地动作慢下来。解决方案:可以准备三十分钟沙漏,时不时看一下沙漏让自己意识到时间还有多少,回想一下高中的时候解数学题的状态便知自己的目标是什么了。
- 写完卡片之后,发现好像跑题了,不想形成文章了,纠结了好久才说服自己“先完成后完美”,到现在还是觉得自己跑题了,写的东西不是自己想要的,以后这个题重写。
- 写完卡片组合成文的时候,完全脱离卡片写了,写着写着像是自由书写一样顺着思维就写下来了。所以后面出现了一段很不和谐的话,但是我喜欢它的存在。
- 快速写作没有自己想的那么简单,写一篇文章就能掌握,这是一个技能,需要刻意训练。
- Changelog -
2018-3-10 写卡片,组合成文
2018-3-16 补充占位符内信息,简书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