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这句话出自《道德经》,为后世广为流传。这里的不争是什么意思呢?若是理解为现在的不争取或者不上进,那可能就违背了老子原本的想法了。

白岩松对这个“不争”有三种解释:不争结果,不争论,不为别人的评价而恼火。或许这不是老子想表达的真正意义,却是最符合我们当下生活的解释。

不争结果

比如古代争的是贤名,争的是战功,争的是权威和地位;现代争的是工资、职位,同样有权威和地位。

老子说的不争结果,并不是不要结果,而是不用刻意争取,而是做好自己的事的同时,顺其自然的得到。

这就类似于现在的领导大多喜欢踏实、认真,有可塑之才的人,因为他们基础已经打好,领导愿意给更多的机会,而他们也当得起更高的职位。

所以,在顺其自然的情况下,想要得到好的结果的前提是,努力做好当下的每一件事。

不争论

不争论什么?如果没有我执和小我思想,其实我们可以不争论每一件事。

先来理一理我们平日都在争论什么。

生活中,与家人争论什么?这件事你该这样做,那件事你怎么能那样呢?对孩子不能这么说话,有没有打电话给爸妈?等等一些,如果能包容和理解,就不会出现争论的事。

比如这件事和那件事,对方按照他的想法做了,之要得出的结果是双方或者一方愿意无条件承担的,就可以了,无需争论,因为全盘接受;比如对孩子的语气令你不满的原因是怕伤害或者溺爱?那其实应该为孩子感到高兴:有人帮助他体验了多一种的生活方式。

工作中的情况可能会有些不同,与领导无需争论,只需服从安排,但是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领导的决定是站在公司或者团队层面的考虑。

与同事更无需争论,每个人工作内容不同,有交叉的互帮互助,有冲突的相互协调。这种无争论中最核心的思想是整体观:我们是一个团队,一切为了团队!

我们总说无法站在别人角度考虑问题,其实只需要站在团队的角度考虑问题就可以了。

不为别人的评价而恼火

这正是我们长久以来所说的关于情绪管理的课题:要做情绪的主人,而非奴隶。

想要牛车走的快,去拉车还是赶牛呢?两种方法都可以,但是解决根本的是赶牛。

我们能决定别人如何评价吗?不能

我们能决定什么?我们能决定自己如何思考。

这正是小我思想的完美体现。面对不认识的人的评价,你可能会不在意,甚至心里想:你都不认识我,如何看待我有什么关系?可是面对至亲或者好友的评价却很在意,可能会想:我这样做先生会不会生气?我没陪闺蜜去吃饭她会不会不高兴?这些还未发生的事已经让你坐立不安。

当你的思维困住了你,无法展现真实的美,真实的关心,真实的爱,才是最让人惋惜的。

声明:本篇文章为原创,版权为原作者或机构所有。欢迎世界各路人士的转发、评论、交流、互动。转发时,请标注原文出处,上古医堂敬表感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