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的洞察都扩展了我们的脉络,带来了了解事物关系的新方法。
转变的本质:扩展、联结、恒久改变生命的力量。
洞识——极富想象力的创造事物的新关系。
“在心灵上创造事物的关系”是我们重要的学习工具,是人类知识的本质。这是铸造事物的联结关系,超越现有事物、看见事物背后的形态、关系、脉络。
也难怪这种体验起来是觉醒、解放、统一——转变。
这些人发现,他们不必茫然等待“外面”的世界改变。只要他们的心灵转变,他们的生活与环境就跟着转变。
人一旦在自己内在发现力量与健康的核心,觉得可以信任自己,通常也就比较能够信任别人。
转变需要一定程度的信任
追求变革的时候,我们可能失去控制。我们可能担心自己陷在弗洛伊德与种种宗教所说的那种黑暗的潜意识力量里面。我们害怕走得太远,远离了父母、朋友,变得孤独。
我们无可厚非地担心自己期望太高。
我们已经从时间上学会将自己与自己的界限化成等号。
无论一开始是多么疑惧,我们毫无疑问已经触及一样失落已久的东西——回家的路。我们一旦展开这一段旅程,就没人能够叫我们折返。
这是与生命结盟,二度追求意义的机会。
观念总是经年累月光说不练,然后才悄悄隐退。
全球传播已经包围我们的地球,逃避绝不可没能。这个星球如今当下的互助联系,与已经准备好沟通和合作的人脉共生。
只有内心感受深刻的东西才会使我们改变。我们那残缺的信仰系统是由恐惧与制约融合而成。单单理性的辩论无法穿透这个层次。
人的思想与心情都必须变。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不仅要广,而且要深。
人与人之间有很多——包括沉默——可以交流出共同的看法。
我们一旦穿透恐惧与怀疑的根,就会有很大的改变。
哲学家罗伯·所罗门说:“本来的关心变成了耽溺。自以为是的痛苦则宣称这个社会败坏,好让自己怜悯自己‘陷在其中’。为了自己的不幸或者政治失败,大家都在责怪这个世界。”
他们很有耐性,很实际:即使小小的成就也很重视。因为这些小小的成就会累积成巨大的文化觉醒。
他们知道崩溃与痛苦乃是更新的必经阶段。他们知道“失败”可以是非常有力的启发。他们知道,只有从内在才能产生个人或制度的深层变革,所以与之对峙的时候都很温和。
逻辑是差劲的先知
我们的危机并非表示崩溃,而是突破——在人类社群中前进。
用新的眼光看自己的生命,我们就会从“意外”转变为历险。
我们有新的人性态度,有新的方式发现彼此对彼此而言是什么样的人。
否定到了最后,来一个世界前途所系的肯定。